華人健康網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華人健康網
【華人健康網╱記者駱慧雯/台北報導】
藝人余天、李亞萍的二女兒余苑綺,年紀僅31歲,平日重視養生,卻突然因血便症狀,就醫檢查確診為直腸癌。國民健康署表示,大腸直腸癌初期沒有明顯症狀,民眾常等到解血便才就醫,往往為時已晚,呼籲民眾打破「有症狀再檢查」的舊思維,「嘸症頭嘛愛作」,養成定期做糞便潛血檢查的習慣,及早揪出癌蹤和治療。
聞癌色變!大腸直腸癌發生率久居榜首
根據國民健康署100年統計分析資料,30至34歲大腸癌發生率為每10萬人有7.7人,隨著年齡增加,發生率也倍增,50歲以上高達每10萬人有74.1人發生大腸癌。此外,大腸癌發生人數自民國95年以來已是所有癌症發生人數的第1名,同時是十大癌症死亡原因第3位,每年發生人數約計1萬4千人,死亡人數超過5千人。
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是大腸直腸癌防治最重要的原則,國民健康署署長邱淑媞署長表示,0-1期大腸癌治療五年存活率高達8成以上(81-87%),但第三期大腸直腸癌的五年存活率則不到6成(56.9%)。
揪癌蹤要趁早!糞便潛血檢查真easy
如何早期發現腸癌的蹤跡?國健署表示,大腸癌發生和個人生活型態有密切關係,家族中有人得過腸癌,得病的機會也比較大。由於大腸直腸癌在早期常無症狀,隨著病情的進展愈發嚴重,許多人等到發現有異常時,例如解血便或大便型態改變,常為時已晚。
嘸症頭嘛愛作!無論是否出現症狀,高危險族群都應養成定期做腸道檢查的習慣。研究已經證實定期透過簡單的糞便潛血檢查,可以有效降低大腸癌死亡率2至3成。
邱淑媞署長表示,新型糞便潛血檢查是安全、簡單又準確的篩檢工具,沒有侵入性、不會有疼痛感,檢查前也不必限制飲食,非常方便。目前國內針對發生率較高的50歲以上民眾,已提供定量免疫法糞便潛血檢查。根據國健署的統計,102年全年共有102.8萬人接受篩檢,陽性個案逾8.1萬人,發現息肉個案數2.6萬人及大腸癌逾2千人。
此外,50至74歲民眾每2年可至國民健康署合約醫療院所或衛生所,接受一次政府補助之免費大腸癌篩檢;另未滿50歲民眾,如果有個人、家族息肉症或大腸癌病史,建議諮詢專科醫師意見,是否提前接受大腸鏡檢查。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