逾百名傷造口師照料患者 專家籲病友別再悶在家中了
飲食西化、生活習慣改變,國人罹患大腸直腸癌、膀胱癌的比例增加,多數手術患者無法避免「腸造口手術」,排泄出口從原本的肛門、尿道移至肚皮,使患者心理存在著莫大的恐慌,老一輩的患者甚至因此足不出戶,進而出現精神疾病的情形比比皆是,專家表示,台灣傷造口照顧發展成熟,訓練超過100名傷造口護理師,加上已有病友協會能相互幫忙,千萬別悶在家中不向外界求援。
第八屆亞太傷口造口及失禁護理學會會員大會首度於台灣舉辦,現場邀集各國傷口、造口、失禁處理專家,今天下午也有100多名病友走出家中,相互討論,生活上常遇見的問題。
台灣傷口造口及失禁護理學會常務監事也是第八屆亞太傷口造口及失禁護理學會會員大會主席于博芮說,隨著手術的進步,永久造口的患者可預期會愈來愈少,但暫時性造口仍不可避免,根據推估,我國約有1萬多人有永久性造口的患者,約3萬多人現在仍有暫時性造口。
面對造口最令患者或家屬恐懼的是大腸組織直接顯露在肚皮上,且新手患者裝置造口袋時常手足無措,糞便濺散全身,內心受創,也使患者不敢隨意步出家門,于博芮說,有人工造口並不代表自己就是髒跟臭,只要有妥善的處理與照顧,生活可以與一般人無異。
于博芮說,全台已經訓練超過100多名的傷造口護理師,不僅能在患者出院前協助教育患者如何處理傷口,更在手術之前,也會與醫師討論,能否避免使患者有永久性造口,若無法避免造口,也希望開口處能是患者好處理的位置,避免未來影響生活。
我國護理界多年來推動傷造口照護,也讓患者漸漸知道該怎麼面對這塊傷口,特別是年輕患者,較能接受與造口共存的生活方式,願意踏出家園與他人相互討論與協助彼此,但年紀較長的患者,常礙於面子,常把自己困在家中。
曾有位年近70歲的退休校長,大腸癌後造口,身為護理師的女兒想協助照顧,爸爸卻礙於面子,不願女兒幫忙,也不願向外求援,這一場手術也讓他不願打開心房,從此困在家中。
反觀同是大腸癌後造口的一位男性患者,本身是為歌唱老師,造口的生活反而讓他更積極接觸人群,用自身經驗鼓勵病友走出家園,每周開設唱歌時間,讓每位病友都能彼此聊聊心聲,放鬆壓力。
于博芮說,多數患者不曉得資源在哪裡,未來學會也將串連我國100多位傷造口護理師,將位處的醫院公布於網站上,一旦國內旅遊途中造口照顧出現疑慮,不一定要跑回原來醫院,也能依造口師地圖,尋求幫助。
延伸閱讀
同類文章
不讓大腸鏡白做 醫師教你做檢查前如何清腸最乾淨
大腸直腸癌可預防 出現7大高風險症狀別輕忽!
台灣大腸癌地圖出爐 雲嘉南200人就有1人居冠
男子腹痛半年以為胃潰瘍 急診竟是大腸癌併發阻塞
大腸癌會遺傳嗎? 家醫:家人曾得過風險增一倍,常做6件事也增加罹癌風險!
便祕是否會罹患大腸癌?醫師:遺傳基因加這些生活習慣才致命
「醫師其實沒有比一般人健康」健檢名醫抗癌14年的領悟
腹脹、腹瀉、便秘是大腸癌? 這些異常小心是卵巢癌...5成確診已晚期
咖啡可減緩大腸癌進展? 新研究給解答
苗栗3兄弟一年內相繼診斷出大腸癌 家族遺傳風險高
照大腸鏡前3天的低渣飲食怎麼吃?一張圖表教你判斷
網傳連環屁恐大腸癌前兆?! 其實背後真相跟這些有關
醫病天地/連環屁加排便改變 恐腸癌警訊
國人聞大腸癌色變! 醫師呼籲癌症篩檢「腸」識不可少
每天約有18人因大腸癌過世!有這2大壞習慣快通通改掉
老人貧血原來是大腸癌上身 腹腔鏡微創手術切除
婦人愛吃燒烤、煎炸食物 血便檢查罹患直腸癌
不管幾歲都要有警覺! 大腸癌年輕化,常做5件事形同慢性自殺
婦人糞便潛血呈陽性不在意 大腸鏡檢出3公分腫瘤
六旬夫妻同時得到結腸癌中晚期 醫揪罪魁禍首:嗑瓜子
有大腸癌家族史 40歲就檢查
這2件事與癌症息息相關 醫師教你如何遠離大腸癌!
婦人愛吃炸物 大腸鏡查出可能癌變的鋸齒狀腺瘤
愈年輕治療過程愈易復發!5成患者可透過飲食、運動預防大腸癌
34歲無家族病史竟檢查出「大腸癌」 這些壞習慣種下禍根
男子肚子悶痛一驗竟是肝腫瘤 禍首是9年前腸癌轉移
「安倍辭了、黑豹走了」 大腸疾病不能輕忽,出現4類症狀須警惕!
「黑豹」男星大腸癌逝 台每14人中1人可能罹患
電影黑豹男星大腸癌逝 醫呼籲年輕族群注意6大警訊
春風吹又生!醫師提醒,小心腸瘜肉,切了又長!
猜你喜歡
少年3度罹癌恐切半張臉 單親爸戶頭剩4百善心協會全出
腸躁症會變大腸癌? 兩者差異比一比!醫警告「3情況」最好快就醫
不讓大腸鏡白做 醫師教你做檢查前如何清腸最乾淨
連4年健檢正常竟罹肺癌? 醫師曝原因:X光不一定看得到
腹痛以為消化不良 卵巢癌逾5成確診時已為晚期
鍾沛君肺癌開刀 醫師許文虎籲有家族史40歲做LDCT
愛吃辣、飲酒、喝熱湯恐釀食道癌 這些不良習慣也要戒
朱俐靜曝罹癌!6個乳癌好發族群 這些人每月要自我檢查
鍾沛君右肺異常開刀 醫師告訴你肺結節到底是不是肺癌
鍾沛君肺腺癌出院 醫提醒:有家族史 更要警覺
肺癌及早發現是關鍵 男子不抽菸竟因空汙罹癌靠這檢出
名醫蔡俊明:一期肺癌患者幾乎都是健檢意外發現
攝護腺癌可以不治療? 醫師分析「低度風險攝護腺癌」的治療選擇
早期發現治癒率9成 5天5千人連署肺癌篩檢普及化
吃對也能減少罹癌率!《JAMA》發現降低肺癌機率達33%的飲食法
大腸直腸癌可預防 出現7大高風險症狀別輕忽!
活越久就會得!從攝護腺癌中存活 那些被閹割的男人們
癌症時鐘快轉11秒 大腸癌連13年蟬聯十大癌症之首
鍾沛君疑肺癌今開刀 權威醫:一等親家族史及早篩檢
女性罹患肺癌人數 首度超過大腸癌
議員鍾沛君疑肺癌今開刀 吳淡如也驚爆「疑似肺癌前期」
吃不下、消化不良是胃癌前兆 醫:避開飲食地雷可預防
血尿不會痛沒關係?醫:膀胱癌8成有無痛性血尿,還有其他這些症狀更要留意
血尿是膀胱癌唯一症狀 這二種人要特別注意
台灣大腸癌地圖出爐 雲嘉南200人就有1人居冠
預防子宮頸癌 接種疫苗保護力有10年
台中榮總食道癌病友會登場 抗癌鬥士分享抗癌6年經驗
頭頸癌晚期患者藥物二擇一 醫病陷兩難
胃口差、吃不下以為感冒別輕忽 當心是胃癌警訊!
預防攝護腺癌 男逾50歲應做PSA檢測
晚期胃癌主要症狀:胃口差、體重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