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腸直腸癌已連續十年為國內罹癌人數最多的癌症別,比肝癌及肺癌人數高出三、四千人。但醫師表示,大腸癌發生率高,但治癒率也很高,手上就有末期患者經治療後活了20年,早期確診並接受手術幾乎一定會好,可惜有的民眾不願接受大腸鏡檢查,進而延誤了治療時間。
聯合報、國家衛生研究院與高醫大附設中和紀念醫院合作主辦「2019防癌高峰論壇」,由國內頂尖專家聯手解答抗癌疑惑,傳授現代人必備防癌新知。
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外科部主治醫師莊捷翰表示,消化道器官從上到下加起來約六到七公尺,所以當你肚悶、肚脹或血便,消化科醫師一定要進行各式各樣檢查作鑑別診斷,才能確定到底是哪一段消化器官出事。
在多種消化道癌之中,大腸直腸癌最不可被忽視。莊捷翰說,大腸癌進年來每年新增一點五萬例,其中男女比例為四比三。而每年約有5700人死於大腸癌,死亡年齡平均七十多歲,算是老年疾病,但也不乏有年輕個案。
莊捷翰說,大腸癌的早期篩檢非常有效,以糞便潛血篩檢為例,屬於非侵入性,敏感度也很高,只要再進一步接受大腸鏡檢查,約三成已有息肉,1%確定罹癌,約九成屬於零到一期的癌症。「建議50歲篩檢,投資報酬率最高。」
而大腸癌治癒率在各項癌症別中,治癒率也是最高。莊捷翰說,目前統計,大腸癌手術後二期五年存活率為九成、三期存活率為七成,輔以化療可降低三成復發風險。即使是四期大腸癌,經化療與標靶治療後,都還有四成治癒機會。
近年治療最新趨勢是依患者基因設計標靶藥物治療計畫,若基因型屬RAS突變型,可使用抗血管新生抑制劑;若基因型屬野生型,則使用抗表皮細胞生長因子抑制劑。化療搭配標靶的反應率有七成,量身訂做的治療方式也改善了病人生活品質與存活率。
只是,男性接受篩檢人數比女性來得少。莊捷翰坦言,民眾對於大腸直腸鏡檢查有迷思,擔心會痛會不舒服,所以都抱著「可能只是息肉而已」、「下次再做就好」。
「但我要來平反」,莊捷翰說,他身為消化科醫師,自己接受大腸鏡檢查,沒有打麻醉無痛,只有在內視鏡一開始進入時有點不適,但之後就沒有想像中的不舒服。
在大腸癌預防上,莊捷翰說,其罹癌原因仍與飲食息息相關,飲食應注意減少高油脂攝取,再加上早期診斷、早期治療,就能和大腸癌說掰掰。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