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記者吳淑君/宜蘭縣報導】
陽明大學附設醫院內科醫師賴峻毅最近完成大腸癌化學治療藥物基因體學研究論文,東方人接受草鉑酸的化療效果較西方人好;患者若對草鉑酸有抗藥性,換另一化療藥物喜樹鹼,可以多活半年。
賴峻毅是立委賴士葆的兒子,他這項研究首次針對東方人,獲國際知名醫學雜誌「癌症科學」發表。
陽明大學附設醫院(原署立宜蘭醫院)內科部主任王緯書說,近年來國人大腸直腸癌高居十大癌症死因第三位,每年奪走四千多條人命。
陽明附醫追蹤二百七十一名大腸癌患者接受草鉑酸化療,去年底該院內科部醫師賴峻毅做基因分析比對,完成「XPD K751Q基因多型性」研究。
賴峻毅說,研究結果發現,基因表現是Lys/Lys者(修補DNA損害為原始型基因),占百分之八十四,他們接受草鉑酸化療後的存活時間為廿二個月;基因表現為Lys/Gln者(突變型基因,DNA修補力更好,有抗藥性),占百分之十六,平均存活十四個月。測試中無Gln/Gln(修補DNA力更好)基因型者。
這項研究顯示,東方人的核酸外切修補酵素基因型突變以Lys/Gln為主,占約百分之十六,西方人Lys/Gln和Gln/Gln加起來占百分之五、六十,東、西方人的體質差異大,東方人接受草鉑酸的化療效果比西方人好。
賴峻毅說,如果大腸癌患者有突變型基因,對草鉑酸就會有抗藥性,醫生應視情況及早換另一種化療藥物喜樹鹼,可以多爭取六個月活命時間。
【2009/07/07 聯合報】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