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晚報╱記者林進修╱台北報導】
「乳癌已成為慢性病!」2012台北國際乳癌研討會暨第4屆國際乳癌手術研討會今天起舉行3天,20幾國近千名乳癌防治專家一致認為,乳癌的治療成效越來越好,乳癌將和高血壓、糖尿病一樣,成為殺傷力較低的慢性病,婦女也可獲得更好的生活品質。
台灣乳房醫學會秘書長、台北榮民總醫院一般外科主治醫師曾令民表示,乳癌治療發展相當快速,已朝「早期乳癌可治癒、晚期乳癌成慢性病」的方向發展;換句話說,乳癌將和其他慢性病一樣,不再嚴重威脅婦女的健康及生命。
衛生署國民健康局副局長孔憲蘭也呼應這種說法。她強調,我國0、1、2期等早期乳癌的5年存活率超過9成,就算和歐美國家相比,也毫不遜色。
台大醫學院外科教授張金堅解釋,目前將近6、7成被篩檢出荷爾蒙呈陽性反應的乳癌患者預後很好,即使復發,也是7、8年後的事,只要鼓勵患者接受化學治療或標靶治療後,持續用藥控制,復發率即可下降,存活時間更久。
台大醫院腫瘤治療科主治醫師盧彥伸表示,20年前,末期乳癌中位數存活時間是1年半,目前已增加到4年,很多病患可再活6年、8年、10年,甚至15年以上,幾和慢性病無異。
三軍總醫院整形外科主任陳錫根表示,乳癌的治療效果越來越好,乳癌的治療目標已從讓病患活得久、活得好,轉變為活得美,很多病患接受乳房全切除手術時,保留了乳暈、乳頭及皮膚,再置入果凍矽膠,乳房外觀看來比以前更漂亮。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