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晚報╱記者李樹人╱台北報導】
國人平均壽命越來越長,但隨著人口老化,罹癌人數也愈來愈多,乳癌也一直居女性癌症發生率前五名。臨床發現,不少八、九十歲老奶奶,光是從外表看就可發現異狀,卻不好意思就醫,以致病情惡化,延誤治療時機。
嘉義基督教醫院血液腫瘤科主任盧彥哲指出,門診曾診治一些80幾歲的乳癌患者,約有六至七成病人採取消極態度,除擔心造成子女經濟負擔,也害怕藥物帶來的副作用。
目前治療HER2陽性轉移性乳癌的藥物有多種,標靶藥物就分為第一線針劑及第二線口服。盧彥哲表示,針劑型標靶藥物副作用比口服標靶藥物大,在經濟能力許可下,就有乳癌阿嬤直接使用口服標靶藥。
根據統計,國內每年新增超過7500多名乳癌患者。在治療過程中,如發現癌細胞復發或轉移,內心更是備感煎熬,病人接受標靶治療若產生抗藥性,無疑是再一次沉重打擊。
盧彥哲表示,乳癌確診期別越晚,治癒難度就越高,一般HER2 陽性轉移性乳癌會用到標靶藥物的患者,大都已到晚期。臨床顯示,約有三成HER2陽性轉移性乳癌患者,在接受第一線標靶藥物一年後,會產生抗藥性致病情惡化。現有二線口服標靶做後盾,能深入細胞內抑制癌細胞生長,克服抗藥性瓶頸。
健保局已將第一線針劑型標靶藥物列入健保給付,二線口服劑型仍需自費,目前已申請健保給付中,希望能為患者家庭減少負擔。
盧彥哲強調,隨著藥物進步,乳癌治療就像是一種慢性病療程。口服劑型乳癌標靶藥物可與口服化療藥物合併使用,治療效果會更好,經濟情況較好的患者可多一項選擇。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