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電聯合診所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台電聯合診所
【聯合新聞網/文/台電聯合診所乳外科 汪仲倫醫師】
乳房是哺乳類動物特有的器官,它的功能是分泌乳汁哺育幼兒,女性的乳房進入青春期後逐漸成熟,除了準備生育哺乳之外,也形成女性動人的曲線,成為女性美麗的特徵,因此,乳房的保健不只關係著下一代的健康,更是愛美女性不可不知的客題。
筆者從事乳房保健工作多年,一般乳房門診的患者多以症狀為主訴,而社區的乳房健診則是篩檢一群無症狀的婦女,發現早期的異常,早期治療。
以下筆者先就一般婦女常見的乳房症狀及基本處置作一個概要介紹:
1乳房疼痛color=”0074ad”>
這是常見的主訴之一,一般我們可依疼痛的部位是否伴隨月經週期而產生疼
痛來作區別,非週期性的乳房疼痛可因乳管擴張或發炎引起,若疼痛的部位發生於外側胸壁或內側肋軟骨交界處屬於骨骼肌肉痛,可藉擴胸運動或服用輕度止痛藥得到改善,嚴重者則於疼痛部位注射局部麻醉劑或類固醇。
週期性的乳房漲痛多是生理性的,是因月經週期荷爾蒙改變所致,若伴隨有結節性腫塊或硬塊可能是纖維囊腫變化引起,這些腫塊在月經前較顯著,月經後較不明顯甚至消失,纖維囊腫引起的疼痛可以熱敷及服用輕度止痛劑而得到改善,嚴重情況下則由醫師處方荷爾蒙治療,飲食方面應限制高脂肪食物及避免咖啡因的飲料,乳癌會引起疼痛的比率較低,但不可因此而掉以輕心。
其他如:停經後補充荷爾蒙、外傷、胸罩不適、乳房太大、情緒緊張均有可能引起乳房疼痛。
2乳房腫塊color=”0074ad”>
雖然大部份的腫塊均是良性的,但臨床上對於任何腫塊均需仔細評估以排除惡性的可能。
首先,醫師會先安排影像檢查,東方女性因乳腺緻密較適合以超音波檢查,乳房攝影則適用於年紀較大的婦女,一般以超音波檢查輔以細針抽吸即可判定腫塊是實質性或是囊腫。囊腫可能隨著月經週期而變化,同一囊腫若經抽吸消失仍反覆再發,則需作切片檢查以排除惡性可能。
停經後的囊腫較為少見,需小心是否為惡性腫瘤阻塞乳管所造成。哺乳期間的囊腫則以乳腺囊腫最常見,是乳汁鬱積而造成。實質性的良性腫瘤以纖維腺瘤最常見,常發生於二、三十歲之年輕婦女,觸診時可發現無痛性、邊緣清楚滑溜可動的腫塊。但這類腫塊經化驗後並非都是纖維腺瘤,有些仍可能是乳癌,故臨床診斷為纖維腺瘤者,手術切除仍為最佳選擇,若不切除而僅以超音波加細針抽吸診斷則仍需持續追蹤。文獻有少數病例報告經切除之纖維腺瘤內可見乳癌病灶。
乳癌通常是硬而不規則的腫塊,且固定不移動,嚴重者伴隨乳頭凹陷或異常分泌物,但有些乳癌則是可移動不硬的腫塊。因此臨床檢查不可做為唯一的診斷依據,需輔以超音波或攝影,細胞學或組織切片檢查三重診斷,來判定乳房腫塊的性質。
3異常分泌物color=”0074ad”>
一般乳汁狀或雙側乳房多乳管的分泌物,多是良性或生理性。濃汁狀的分泌
物並伴隨乳房的紅腫熱痛應是乳房膿瘍,需作膿瘍切開引流術。漿液性或紅棕色甚至帶血分泌物則需小心,雖然大部份仍是纖維囊腫,乳房擴張或乳管內乳頭瘤所引起,但若合併乳房腫塊及乳頭凹陷則應懷疑是否為惡性,需作進一步細胞學及組織切片檢查。清澈如水狀的分泌物發生率較低,但仍有可能是乳癌所造成,應詳細檢查。
4乳頭及皮膚的變化color=”0074ad”>
若乳房發育完成之後即有雙側乳頭凹陷多為個人特殊體質,單側乳頭凹陷可因乳管擴張引起,但若合併乳頭分泌物及硬塊則應懷疑為惡性,需進一步檢查。
乳暈的濕疹樣變化,若經濕疹藥膏治療無效且紅腫潰爛惡化,則應作切片檢查以確定是否為惡性,至於乳房皮膚紅腫及橘皮樣變化可能是單純的乳房發炎,也可能是發炎性的乳癌所造成,乳腺炎常合併乳房疼痛及發熱,而發炎性的乳癌通常是不痛的局部乳房皮膚腫塊,乳房硬塊需懷疑是否為惡性,應立即安排超音波及切片檢查。
5腋下腫塊color=”0074ad”>
常見的如副乳、皮脂腺囊腫及位於腋下凹窩之淋巴結腫,副乳是殘餘未完全退化的乳腺組織,可以手術切除。腋下皮脂腺囊腫發炎的機會高,手術切除仍是最佳選擇。至於腋下腫大的淋巴結,可能是淋巴腺炎,也可能是轉移性的癌症,淋巴腺炎通常會觸痛,而轉移性的癌症則通常是不痛的。
無症狀的乳房健診,主要是篩檢早期的乳癌,早期發現的乳癌預後是相當好的,零期乳癌的預後更幾近百分之百,過去衛生單位提倡乳房自我檢查,發現的硬塊往往大於兩公分(屬於第二期以後),較難達到早期發現的目的。
乳房超音波及X光攝影則可以發現許多觸摸不到的早期乳癌,X光攝影在西方國家廣泛作為乳癌的篩檢的工具,因為乳房X光攝影可以偵測到零期乳癌的顯微鈣化點(這可能是乳癌的唯一徵兆),而比觸診提早1.5到4年發現乳癌,降低約20%-30%的乳癌死亡率。但是並非所有的鈣化影像均有嚴重的異常。
典型的惡性鈣化源於乳癌細胞壞死或其分泌物所產生的鈣化,其特徵為較集中於一處,多為不規則大小不一的鈣化點,有些則星線狀、篩狀或樹枝狀分枝,一般小於0.5毫米以下且一立方公分內通常有五個以上微小鈣化點。其他良性情形如皮膚鈣化、血管壁鈣化、乳汁沉積、脂肪壞死及退化腺瘤亦可能產生鈣化。
然而國內乳癌患者較歐美國家年輕十歲左右,集中在40至55歲。停經前婦女乳腺組織豐富,加上東方女性乳房較西方女性小且緻密,因此對於乳房攝影敏感度較差。乳房超音波則可以發現許多觸摸不到且乳房攝影亦偵測不到的腫塊,醫界因此有人主張以超音波作為乳房篩檢的工具,乳房超音波過去主要用於區別囊腫與實質病灶,近年來高解析度乳房超音波對於實質性腫瘤則可作初步判別,乳癌在超音波下常具有下列特徵:
1.有鋸齒狀或放射狀不規則邊緣。
2.病灶的回音非常低。
3.影像下方有低回音的陰影。
4.腫瘤內可能有顯微鈣化。
隨著西風東漸,台灣的飲食日漸西化,加上台灣婦女晚婚晚育的現象日益普遍,乳癌的發生率在最近幾年快速增加,每年新增超過7000病例(平均一天約20個新發生病例),且有年經化的現象,平均較西方國家提早5-10歲發病,因此乳癌篩檢工作刻不容緩,40歲以上婦女應每年定期乳房超音波檢查,50歲以上婦女則再加作乳房X光攝影。乳房超音波與X光攝影交替篩檢,才能達到早期發現、早期治癒的目標。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