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6年時,國人女性死亡率第四名為乳癌,而且由於乳癌細胞會透過淋巴系統轉移到其他器官,治療相當棘手,但現在中研院發現,原來淋巴結中,有一種調節性免疫T細胞,反而會活化乳癌細胞的基因,讓乳癌細胞毒性更強,中研院團將針對IL-17RB抗體開發相關藥物,預計五年內可以有初步成果。
台灣每年新增一萬多名乳癌患者,而乳癌的死亡率15年來,依然高達10%以上,為了找出最好的治療方式,專家近年來把焦點放在分析乳癌的成因,中研院基因體團隊發現,乳房豐滿的女性,因為脂肪細胞關係,罹患風險提高。
中研院基因體中心博士後研究員黃俊凱指出:「免疫缺陷的小鼠腫瘤生長的速度,脂肪細胞存在的時候,它的腫瘤生長速度是會快到1倍左右,那還有譬如細胞實驗上,也可以看到癌細胞的增長速度都是增加的。」
從癌細胞所處的環境影響中進一步探討,團隊更發現,充滿免疫細胞的淋巴結,也是癌細胞穩定流動,甚至擴散的好地方,原因就在於,調節性免疫T細胞,從原本扮演矯正型角色,但卻讓癌細胞活化、增強毒性,中研院團隊找到擴散主因後,也把IL-17RB抗體當成治療乳癌的方向之一,目標5年內將抗體開發成標靶藥。黃俊凱:「嘗試找抗體或是發明小分子藥物,針對受體來做臨床應用。」
台大乳房醫學中心醫生張金堅:「如果說我們運動的話,脂肪細胞就會變成有氧,產生的酮體就會比較少, 那就不會供應這些癌細胞,變成更壞的或是轉移出去。」
找到細胞快速毒化根擴散的原因之後,也讓研究團隊大為振奮,成功發現助長乳癌細胞壯大的機制,也讓乳癌治療露出更多曙光。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