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李佳穎/彰化秀傳醫院胸腔外科主治醫師】
50歲劉先生喜好油炸食物,加上擔任保全人員,工時長、作息不正常,一開始出現嚴重的胃食道逆流症狀時,起初不以為意,只在藥房買胃藥吃。
年初時,劉先生常出現食物卡在食道的現象,需要喝水才能嚥下,有時食物還會回堵吐出來,搞得吃飯氣氛很難堪,所以每次朋友找他吃飯,他都回拒,人際關係愈來愈差,家人看了於心不忍,強迫他就醫。
經過胃鏡及電腦斷層檢查,確診劉先生罹患食道癌第三期,他接受一個半月的前導性電療及化療後,以微創內視鏡手術切除已縮小的腫瘤後,目前已正常進食。
食道癌發生率近年持續成長,位居男性癌症死亡率第6位,食道癌最常見的症狀是吞嚥困難,但症狀出現時,往往已是第三期或第四期,即使接受治療,五年存活率不到20%。
過去,大家總將食道癌與抽菸、喝酒、嚼檳榔聯想在一起,認為因為有這些不良習慣,才容易罹患食道癌。但近年隨著民眾飲食西化,食用油炸食物的比率增高,加上生活壓力居高不下,若長時間胃食道逆流,導致食道長時間暴露在胃液浸蝕,造成食道黏膜癌化的病例愈來愈多。
這些患者有的人根本不抽菸、不嚼檳榔且滴酒不沾,回溯其病史,只有長時間的「火燒心」症狀。患者往往只看廣告或親友介紹而自行購買成藥服用,未接受胃鏡檢查,錯失提早發現、早期治療時機。
近幾年來,國內引進許多治療早期食道病變的技術,包括內視鏡粘膜切除、粘膜電燒等。只要食道癌高風險民眾能提早警覺就醫,早期發現癌變,不但不需要接受傳統手術,也能提高完全治癒的機會。
當然,不抽菸、不喝酒、不嚼檳榔,選擇清淡少油飲食、調整生活壓力,也是預防食道病變的好方法。
【2014/09/13 聯合報】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