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晚報╱記者李樹人╱台北報導】
國內肝癌發生率居高不下,平均每年新增一萬多名患者,分析健保資料庫卻發現,用在肝癌患者的健保費用相當少,平均每年每人不到一萬元;在前五大癌症中,更是唯一未提供健保給付標靶藥物的癌症。
為了保住罹患肝癌的先生性命,王太太不放棄治療,讓先服用標靶藥物(Sorafenib),四個月花了70 多萬元。她無奈地說,一旦花完積蓄及退休金,就得賣房子了。
現任亞太肝病學會會長、台灣大學臨床醫學研究所所長高嘉宏教授指出,肝癌於早期無症狀,難以察覺,患者查覺癌變通常已到晚期,出現黃疸、茶色尿等症狀出現時,患者平均只剩半年壽命;而且晚期肝癌的化療、放療效果有限,只有標靶治療才能有效延長存活期。
衛生署昨天核准肝癌口服標靶藥物(Sorafenib),適應症對象為轉移性或無法手術切除,但不適合局部治療或局部治療失敗的晚期肝癌患者。高嘉宏表示,這對肝癌治療是一大突破,但可惜健保未提供給付,標靶藥物幾乎是「看得到、吃不到」,而且平均每10名晚期患者中,僅有二至三人有能力支付標靶藥物的費用,其餘只能無奈地說「回家考慮看看」。
國家衛生研究院健保資料庫分析報告顯示,肝癌與肺癌、大腸直腸癌、乳癌、胃癌為國內前五大癌症,肝癌人數排第二位,但藥物治療支出卻最少,每年用在每名肝癌患者身上的藥物費用上,不到一萬元。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