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晚報/許金川(台大醫學院內科教授、財團法人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執行長)】
「X醫師,你都交代清楚了沒?」一早在醫院走廊,迎面而來碰到一個似曾相似的面孔。
「交代?」我心裡在想,「交代什麼!我活得好好的,有必要那麼早交代嗎?何況,你又跟我不熟!」
「你『遺』囑都寫了嗎?」他見我沒有反應,又進一步問了。「遺囑?」難道眼前這位是金X山還是X巖的推銷人員,或保險公司的業務員,不然怎麼一直詛咒我!通常都是我提醒家屬,要病人交代清楚立好遺囑的,今天怎麼會反其道而行呢?
「你是?」我實在不解,終於問起他的身分。對方回答:「就是那天門診給你看的那位XX病人的家屬啊!」
「喔!」我想起來了,是一個肝腫瘤的病人,在門診登記住院時我有說會交代住院醫師,後續要怎麼處理。醫囑會寫清楚,不是遺囑,真是「差太大」了。
在國外,得了癌症,醫師通常會直接告訴病人,不治療能活多久,治療能活多久。但在台灣,病人一旦知道自己有癌症,通常馬上倒地不起,這可能與種族及國情有關,因此,家屬總會問醫師,病人還有多久時間好做準備。
以前手術技術不發達,碰到手術,家屬最擔心病人會不會進了開刀房就出不來了。以肝癌手術為例,幾十年前,肝癌手術有很大的風險,因為肝臟內血管很多,常常一刀切下去血流不止,不僅要輸很多血,術中血壓降低、休克的例子也頗常見,但通常沒有立即危險;麻醉中出意外的個案雖然時有所聞,但機率很低。
倒是如果肝癌很大,肝硬化很厲害,開刀切除後剩下的肝臟無法負荷正常生理機能,開刀後慢慢出現黃疸、腹水,人越來越虛弱,最後肝昏迷、肝臟衰竭而往生。
為了避免這種情形,除了手術前好好評估風險,最重要的是平時養成定期追蹤的好習慣,萬一不幸得了肝癌才能及早發現。此時,肝癌大都還很小,即使要切除,切除的肝臟也不會太大,不會發生肝衰竭的危險。
●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備有B型、C型肝炎治療小手冊及會刊,供民眾免費索閱。新出刊的46期會刊有「B肝帶原者罹癌接受化療要更小心」、「菸不離口 肝苦無人知」、「肝癌奪命重男輕女 性荷爾蒙是幕後黑手」等。諮詢專線:0800-000-583,網址:www.liver.org.tw。歡迎民眾捐款贊助肝病防治,郵政劃撥帳號:18240187,戶名:財團法人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
【2009/05/31 聯合晚報】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