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癌症高峰論壇/接續型雙標靶治療 肺癌突破五年存活門檻
● 咳嗽、咳血、呼吸困難等症狀,恐罹患肺腺癌
● 癌症治療目的,以維持病人生活品質、延長存活期為主
條件符合 可申請健保給付
標靶接力 偏鄉癌患少奔波
夏德椿曾收治家住南投信義鄉的70多歲老太太,三年前因咳嗽、咳血等症狀確診為肺腺癌,經過二年多的第二代標靶治療後,產生抗藥性,出現呼吸困難、肋膜積水等惡化症狀,便立即替患者進行切片,確認有T790M基因突變,進而協助患者以健保給付的第三代標靶藥物接續進行治療,至今病人依然持續配合治療中。
夏德椿表示,癌症治療兩大目的,一是維持病人生活品質,一是整體存活期延長,像這名患者因家住偏遠,以標靶治療,只需每天在家中服藥,並定期回診,讓年長者免於舟車勞頓,不僅延長存活期,副作用較低,更維持生活品質。
2+3療法 存活期63.5個月
過往的觀念中,病患可能認為一種藥物就應該永久有效,但是事實上卻不會,因爲會產生抗藥性降低治療效果,且抗藥性的機轉千變萬化,有非常不同的表現存在。夏德椿解釋,所謂的接續型雙標靶治療,例如EGFR基因突變的肺癌患者,當接受第一代或第二代標靶治療一段時間後,可能會產生抗藥性,而接續型雙標靶治療,也就是視病人是否有T790M基因突變,再接續以第三代標靶藥物治療,根據最新的亞洲國際大型研究GioSwinG統計,以亞洲各國肺癌治療的真實世界資料,接受2+3接續型雙標靶治療,整體存活期可達63.5個月,為晚期肺癌患者帶來令人振奮的消息。
醫病共決 找出最適合療法
除了存活期的延長外,病人也會關心是否能負擔得起治療費用、副作用等,通常醫師會與病患進行SDM(醫病共決)討論,以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為例,醫師與個管師會透過衛教工具,羅列包括罹癌型態、期別等資料,做為治療選擇的依據,因此,患者可依據病情以及其經濟負擔、是否須兼顧工作、住家距離醫院遠近等問題,與醫師討論治療目標,選擇出最適合的治療方法。
【癌症心聲大調查】填問卷抽好禮
2022癌症高峰論壇/無畏・癌症教會我的事 精彩活動內容
延伸閱讀
同類文章
婦人沒抽菸卻咳血得肺鱗癌 靠多重療法才撿回一命
肺癌沒症狀需要開刀嗎?開刀會不會有後遺症?醫師詳解早期肺癌患者疑惑
一群人比一個人走更遠…有癌友團體相伴的抗癌路,更無畏
老菸槍咳到吐血罹肺癌 積極抗癌扭轉人生
罹患肺腺癌 醫病互信讓她們撐過存活期
男子突然腰痛到小便也疼 醫查出竟是肺癌轉移脊椎
2022癌症高峰論壇/肺癌治療 雙標靶接續活得久還要活得更好
57歲吳淡如「肺部驚現20個白點」!肺結節會變成肺癌嗎?醫師:留意7大病徵
2022癌症高峰論壇/治癌趨勢!免疫療法為癌症患者帶來新曙光
肺癌篩檢篩或不篩?研究揭斷層掃描的促銷與女性肺癌的過度診斷
高雄7旬翁打疫苗不適 就醫意外揪出肺腺癌
第三代標靶藥物效果佳 治癒28歲肺癌四期男患者
肺癌術後易咳 中醫調理改善
82歲阿嬤失智症來得急又快速惡化 就醫發現肺癌轉移腦
首研究證實國人空汙健康識能不足 高風險族有放棄心理
「罕見肺癌」?剖悉肺癌基因 客製化精準對症治療
出現咳嗽、聲音嘶啞、胸痛,是肺癌嗎?一次了解肺癌的症狀、治療、如何預防及飲食建議
LDCT揪肺腫瘤 偽陽性高 馬偕無創導航 提高確診率
晚期肺癌 精準治療延長生命
肺腺癌末期到1B 患者分享:相信醫師+發大願趕早負能量
三期肺癌難開刀 免疫療法燃生機
肺癌導致昏迷 標靶治療後行動自如
肺癌病友群像/免疫藥物合併化療宜及早 病友盼接續治療願共同負擔
肺癌病友群像/拼搏一生卻罹癌 車行頭家:錢若花光,當如何?
肺癌病友群像/年少有為驟罹癌 病友:若再抗藥下一步是什麼
老菸槍罹最難纏肺癌 免疫治療合併化療腫瘤幾乎消失
不菸酒無家族史 42歲男低劑量肺部電腦斷層檢出肺腺癌
肺癌病友群像/病友願部分負擔:想守護我的家與孩子
52歲公務員「不抽菸」 健檢發現惡性腫瘤
標靶藥物接力 晚期肺癌破5年魔咒
猜你喜歡
50歲後開始有不適症狀 攝護腺肥大會變成攝護腺癌嗎?
何時該切除食道?醫師詳解食道癌手術過程及術前術後照顧
乳癌成文明病每36分鐘增1例 妙齡女4大問題釀病纏身
乳癌拖2年乳房內鈣化如「降雪」斑駁 醫苦勸治療才改善
50歲男血便以為「痔瘡出血」 竟是直腸腫瘤
營養狀況是抗癌關鍵!營養師:治療期補熱量 恢復期均衡吃
預防口腔癌 醫師:留意五大症狀速就醫檢查
月經不規則、停經後出血 醫籲:盡速就醫
把硬塊當粉刺,竟變9公分腫瘤!一位乳癌患者的教訓:「怕痛」,最後可能才要命
無痛換水大腸鏡 揪息肉效果更好
每年就醫人數約兩萬人 健保大數據揭鼻咽癌患者這年齡層最多
海扶刀精準度大躍進!國衛院模擬技術縮短40倍手術時間
晚期肝癌免疫組合延命大突破 無奈高藥費阻礙治療路
常常胃痛會不會是胃癌?醫師曝胃癌最大危險因子
輕忽小腫塊⋯腫瘤塞滿她乳房 醫嘆:早期治療可少受苦
如何早期發現鼻咽癌?專科醫教你看懂鼻咽癌腫瘤位置、分期與治療方法
消除腫瘤只靠清除癌症幹細胞足夠嗎?張金堅詳解癌症幹細胞真面目
我是癌友9/厭世、孤獨、我要活下去:找人聊聊的重要性
再生醫療超級昂貴 CAR-T新藥抗癌費用逾千萬元
乳癌術後運動 3種訓練增免疫力、降副作用
乳癌患者副作用致手指僵硬 針灸及中藥調理後緩解
未必會變少奶奶!免疫加化療 提高三陰性乳癌治癒率
婦人沒抽菸卻咳血得肺鱗癌 靠多重療法才撿回一命
為什麼通過症狀早期發現不容易?醫師詳解食道癌危險因子、檢查及治療方式
亞洲人好發!權威醫揭鼻咽癌3大危險因子 6大症狀與預防方法一次看
檳榔汁吐掉就不會罹癌? 醫師:纖維摩擦口腔也會癌變
未健檢難發現!近三年鼻咽癌人數減少恐因疫情影響
健保大數據/鼻咽癌治療特色院所
健保大數據/110年鼻咽癌門診人次10大院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