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暴露在廢氣等空氣汙染環境中,也有罹癌可能。50歲的楊先生無菸癮也不喝酒、熱愛戶外運動,平時因送貨工作需長時間騎車。某次外出時突然感到呼吸不順、舉步維艱,經抽血檢查才知罹患早期肺腺癌,後經手術治療後狀況改善。
台灣癌症基金會執行長、萬芳醫院內科教授賴基銘表示,據2016年世界銀行發布報告指出 ,空氣汙染已成人類早死重要因素之一,全球近九成人口生活在空汙超標地區,而空汙也可能會導致肺癌、心臟病、中風等疾病誘發。
此外,世界衛生組織(WHO)也於2018年時將室外空氣汙染訂為人類致癌因素之一,並提出長期暴露於PM2.5濃度高達35ug/m3的環境下,肺癌的致死率恐提高到15%。
賴基銘說,空氣汙染物的種類繁多,除了常聽到的PM2.5、PM10 之外,空氣中還有更多的危險因子;包括汽機車所排放的二氧化氮 (NO2)、臭氧 (O3)等,都有可能破壞肺部和呼吸道,若長時間暴露下,恐有致癌可能。
要如何避免在空汙環境中,賴基銘提醒,民眾應養成減少接觸空汙的生活習慣,如保持室內潔淨、養植物、霧霾或塵暴等天氣少開窗、空氣差時勿戶外運動等;同時應減少家庭PM2.5汙染源,例如燒烤、焚香及吸菸,烹煮時應避免煎、炒、炸,可透過蒸、煮方式來避免過多油煙。
💪更多健康推薦
‧77歲母月領1萬多元清貧節儉 兒偷看手機驚見:原來是隱藏版富翁
‧60歲婦甩結縭四十年丈夫「成功爭到房產」面對三大失算超後悔
‧穩定血糖怎麼吃?6類食物幫你降低餐後血糖波動又有飽足感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