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部一名32歲男性上班族平日不菸不酒,接受健檢卻發現罹患肺腺癌第4期,原本病情況控制得宜,一年後卻又發現癌細胞轉移,後來接受基因檢測確診為ALK罕見型肺癌,精準治療後返回工作崗位,也能重拾球拍恢復運動習慣。義大癌治療醫院副院長黃明賢表示,多型基因突變引起的罕見癌症已有對應治療方式,不可忽視基因檢測重要性。
義大癌醫院副院長黃明賢說,另名60歲鐵工沒這麼幸運,這名男病患因出現類似中風症狀求醫,當時肺癌細胞已轉移至腦部,接受標靶治療後效果不明顯,病患考慮一段時日才接受罕見型肺癌檢測,確診後已經回天乏術。
肺癌連續9年高居國人惡性腫瘤死亡原因首位,肺癌中又以肺腺癌為主,即使不抽菸也會罹病。工作或生活環境的空氣品質不佳都有可能致病,在肺腺癌中,約5%左右病患罹患罕見肺癌,可靠基因檢測找到相對應藥物進行精準治療。
黃明賢指出,許多肺癌病患發現時已經晚期,數十年前,肺癌發現後一年以上存活率僅一成,現在進步到七成,台灣一年新診斷肺癌病人約1萬3千人,隨著醫學進步,在肺腺癌中,致病基因突變包含EGFR、ALK、ROS1、BRAF等罕見型肺癌,目前已有相對應的治療選項,有家屬病史的民眾可定期接受檢測以達預防效果。
為提升民眾對罕見肺癌的認識,義大癌醫院與台灣全癌症病友合作舉辦「罕見肺癌不擔心、精準治療不肺心」衛教巡迴展,今天上午由義大癌治療醫院院長洪朝明、副院長黃明賢、台灣全癌症病友連線理事長林葳媫共同揭幕。院方表示,衛教牆特展自今天起在1樓大廳展出至11月20日止。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