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健保大數據分析,台灣肺癌就醫人數每年以近一成幅度增加,105年疑似肺癌就醫人數為4萬7143人、106年為5萬715人,107年增加至5萬5334人。
非侵入性 CT檢查遠高於切片
為了進一步確診,疑似肺癌就醫患者均會接受肺部電腦斷層掃描(CT)或切片、病理檢查,由於肺部電腦斷層掃描不具侵入性,因此執行次數遠高於切片、病理檢查。
為了確診 可能受檢二~三次
健保署醫審及藥材組科長連恆榮表示,不管是肺部電腦斷層掃描,或是切片、病理檢查,均含檢查或追蹤,因此,執行次數會高於就醫次數,也就是一個癌友在一年內可能做了兩、三次檢查。
例如,107年共有3萬8653人接受肺部電腦斷層掃描,但當年度次數卻有7萬8932次,平均每名疑似肺癌就醫的病人,一年中做了兩次斷層掃描。
連恆榮解釋,有些患者為了確診就做了一次CT,後續回診確認是否切除乾淨,藥品治療或基因檢測,又必須再做一次。有些癌友先以斷層掃描確認是否有結節或其他狀況,後續再做切片病理檢查等等,因此一年可能至少受檢二至三次。
肺部切除 幾乎都用胸腔鏡
一旦確診罹患肺癌,如為一、二期患者,可以開刀切除,都會建議盡快手術。健保大數據顯示,106年共有5492名肺癌患者接受肺部切除手術,5374人選擇胸腔鏡手術,僅164人接受傳統手術。
進一步統計發現,七成早期肺癌患者選擇至醫學中心動刀,其中以台大醫院開刀人數939為最多,二至五名為林口長庚401人、台北榮總355人、台中榮總239人、成大醫院232人。至於一年執行肺部切除手術人數超過百人的區域醫院,只有彰化秀傳醫院(110人)、和信治癌醫院(105人)。
標靶或化療 近年新藥輩出
在用藥方面,106年肺癌用藥人數與金額上,化療和標靶藥物金額與人數相差不遠。臨床顯示,肺癌治療上,標靶藥物療效較好,但價格較高。不過,近年來,化療出現新藥物,副作用較低,治療上亦很有療效,因此,價格也不低。
在就醫方面,不管在外科開刀或標靶用藥上,台大醫院均名列第一,這也反映在就醫人數上,光是106年就收治了6161名疑似肺癌患者,第二名則是台北榮總的4096人,第三是林口長庚3668人。
對此,連恆榮說,「國內各大醫學中心在癌症治療上均有一定水準。」民眾常有找醫界龍頭就醫的迷思,例如,北部台大,南部則是成大、高雄長庚等,但進一步分析,雙北地區原本居住人口就較多,因此,台大、北榮等就醫人數當然就多,呼籲民眾勿有迷思,有疑似肺癌前兆應就近至醫院檢查,以免延誤黃金時間。
用藥前需檢測基因
65%肺癌 使用EGFR標靶藥物
目前標靶藥物給付上,可分為EGFR、ALK等兩大類藥物,使用之前均需檢測基因,如為基因變異,才能使用。連恆榮指出,目前肺癌患者中,使用EGFR標靶藥物者約65%,ALK則用藥人數明顯較少,僅占5%。由於持續使用標靶藥物,均會出現抗藥性問題,屆時可再檢測某特定基因,如有變異,則可使用第三代標靶藥物,但健保尚未給付。
針對部分專利已過,已有學名藥進入市場的標靶藥物,連恆榮表示,健保署尊重專業,但也希望藥廠在原廠藥價格上能較有彈性,讓患者獲得最妥適治療。
至於醫院處方肺癌標靶用藥上,使用EGFR類標靶藥物前五名醫院,分別為台大醫院(872人)、林口長庚(784人)、台北榮總(618人)、高雄長庚(525人)、台中榮總(495人)。
使用ALK類標靶藥物前五名醫院,則為台大醫院(46人)、林口長庚(37人)、高雄長庚(29人)、台中榮總(24人)、台北榮總(22人)。
連恆榮表示,肺癌患者在治療上不見得都會使用藥物,會依個別情況而給予不同治療方式。例如,確診時屬於原位癌時,多以手術切除,一般來說,醫師會鼓勵先手術再考慮藥物治療。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