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台肺癌患者中,多達9成為非小細胞肺癌,一旦邁入第三期且無法開刀,就只能以化療和放療治療,但效果始終不佳。最新研究指出,若能以放療搭配免疫治療,可望增加存活期。
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全台每年有1萬3000人罹患肺癌,多達9000人死於肺癌,已連續36年位居十大死因之首。
台北榮民總醫院腫瘤醫學部顧問醫師蔡俊明今天在記者會中表示,台灣的肺癌患者中,有多達9成為非小細胞肺癌,其中以「肺腺癌」最常見,其次為好發於男性、與吸菸有關的「鱗狀細胞肺癌」。
根據統計,早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有約6成可存活超過5年,但若病程邁入第三期,存活率將掉到1成3,其中又以無法開刀的第三期肺癌預後更差,病患往往在治療後1年左右,疾病就會復發。
蔡俊明指出,雖然非小細胞肺癌生長速度較慢,轉移速度也較慢,但患者在確診時,大多都無法開刀,只能以化學治療合併放射線治療,殺死可能轉移的癌細胞,但無法確保所有患者都能根治,隨時可能面臨轉移風險。
他表示,近10年來許多臨床試驗試圖根治肺癌,都以失敗告終,成為第三期非小細胞肺癌的治療「失落的10年」,所幸日前國際肺癌大會上已有相關研究顯示,若先放療再搭配免疫治療,可望增加患者存活率。
簡單來說,人體內都有用來抵禦外敵的免疫細胞,但癌細胞卻能讓免疫細胞踩煞車並且熄火,無法辨識出癌細胞並消滅它們。
蔡俊明指出,過去研究發現,免疫療法雖然可以解除免疫細胞的煞車功能,卻沒辦法點燃引擎,無法讓免疫細胞再次作用,因此療效有限。
但最新研究顯示,若能先以放療破壞細胞、釋放出抗體,就能啟動免疫細胞的引擎,再以免疫治療破壞煞車功能,就有機會消滅體內癌細胞,延長患者存活年限。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