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6年前開始使用經皮無創射頻治療肺癌,並發明雷射角度引導儀,能精準定位進行治療,截至目前完成100多例肺癌病人,今提出報告證明無創射頻治療肺癌具有無創、安全、可重覆治療,提供癌症病人另一種治療的選擇。
胸腔內科主任吳子卿指出,此技術最早使用在乳房、肝、腎等實質器官上。方法是在超音波或電腦斷層導引下,將射頻針插入腫瘤病灶中,並運用射頻(Radio-Frequency)或微波(Microwave)將腫瘤加熱至60至110℃,導致腫瘤細胞蛋白質凝固、變性,以及細胞染色體功能破壞、細胞腫脹死亡,達到消融惡性腫瘤的目的。
但是肺部充滿空氣、血流豐富、腫瘤位置會隨著呼吸心跳而位移,使得射頻針不易一次就精準刺到浮動的腫瘤中心,加上肺部病灶無法使用超音波做影像同步定位,治療時又得避開肋骨、縱膈、血管、心臟等重要器官、避免氣胸與出血,使得經皮插針的困難度與危險性大增。
但發明雷射角度引導儀後,可以藉著雷射光角度標示引導裝置,在電腦斷層呈現腫瘤的2D及3D影像中,讓醫師按照計劃的角度與深度精準下針(8成以上能夠一針命中),大大降低治療的併發症。
6年來共治療病人103例,完成265顆肺部病灶的燒灼治療,且患者全程意識清醒,都能在3天內平安出院回家。
吳子卿說,成功的肺癌治療需要早期(第一、二期)發現並以外科手術根除治療,但這樣幸運的病人僅佔肺癌病人的兩三成,其餘第三、四期的病人則還需要合併全身性的化學治療、標靶治療、免疫治療或局部的放射線治療(光子刀、螺旋刀、伽瑪刀 、質子…等)或者溫度消融治療(有射頻、微波、低溫等消融治療)才能延長其生命。
他說,6年來的經驗,證明這項手術是安全可靠,併發症又小的;曾有一位腸癌患者因癌症轉移至肺部,前後做了8次的手術。另外,因為這項手術,也使得原有肺功能不佳的患者因為病灶去除,肺部功能變得更好。
女病患盧女士今特別回院感謝吳子卿,她說不但手術過程無知覺,手術後還感覺身體好很多,讓她經常四處跑,還胖了些,上樓梯也不會喘了,真的十分感謝。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