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頸癌患者重返社會 盼政府拉一把
張其忠當年是貿易公司能言善道的業務經理,正值中壯年又兼負家中經濟,一場手術後讓他從天堂掉到地獄,把自己關在房裡兩個月,「我變成不會講話的人,直到有一天好友硬拉我出來,告訴我『你慢慢學、你慢慢說,我們會靜靜聽你說…』。」
因為親友的鼓勵,張其忠下定決心學習食道語,花了一兩年重新學會說話,雖然當不了業務經理,他改當電腦維修人員、管理員,找回自信後,也開始認為自己是個有用的人。
四年前他退休後投入協會當志工,十二月初,他跟著理事長、台北榮總耳鼻喉頭頸醫學部主任朱本元及協會人員,專程南下高雄榮總成立高雄專班,希望讓南部患者有機會學習食道語的機會。
高雄榮總院長林曜祥同時也是頭頸癌專家,他說,「頭頸癌有十多種癌症,其中以喉癌及下咽癌預後最好,在日本有一半的患者學會食道語,成立專班的目的就是鼓勵患者進行語言復健,甚至在術前先進行輔導,減少恐懼有利早日回到職場。」
林曜祥說,頭頸癌治療傳統上能手術的患者,加上電療及化療者約百分之四十五,五年存活率平均在六成上下,至於復發或轉移性的患者治療效果更差,雖然十多年前有標靶藥物治療,多了兩三個月的存活期,直到免疫藥物出現才有一點希望,但健保給付相對嚴格,等於病情控制不住才有機會用到,還是希望能早點使用效果會更好。
在南部頭頸癌患者特別多,這群中壯年患者有時因經濟問題或信偏方而成為失聯病人,讓病情從早期變晚期,林曜祥呼籲患者要積極治療復健,也希望政府能多幫忙,因為他們都還有廿、卅年餘命可以繼續工作。
延伸閱讀
同類文章
醫盼頭頸癌治療與國際接軌 許癌友新希望頭頸癌復發 免疫治療盼見曙光
菸酒加檳榔致癌率高達123倍 醫師提醒這幾招助降風險
脖子腫大不痛不癢竟是鼻咽癌轉移?當心不確定的感冒症狀,3大症狀更是警訊
頭頸癌晚期患者藥物二擇一 醫病陷兩難
防口腔癌 菸檳族滿30人 即派醫師到場篩檢
40歲壯男吸菸嚼檳榔得口腔癌 手術取小腿骨與皮膚重建
老農忽失聲 醫師懷疑兩大習慣害他二期喉癌
口腔癌術後衝擊生活品質 「床邊復健」助病人回歸生活
晚期頭頸部癌患大利多 免疫療法列一線治療新選擇
醫病天地/面對癌症 前基隆議員熬過來了
頭頸癌專題/用藥二擇一 頭頸癌治療讓醫病兩難
頭頸癌專題/未強制積極早篩 口腔癌病患20年內仍多
頭頸癌專題/顏面毀損、溝通困難 頭頸癌患者難返職場
頭頸癌專題/想和太太拌嘴 喉癌患者 半年學會食道語
你我隨時都在碰! 「這樣東西」每天使用30分鐘就可能致癌
擺脫臉部巨大腫瘤黑暗人生!動脈注射化學療法見好轉
健康醫點靈/常吃檳榔危害多 醫籲定期篩檢
口腔癌篩檢量掉4成 菸檳族快受檢
都知道檳榔不好,為何就是戒不掉?癌症個管師點出病患3迷思
火燒心檢查 發現食道癌前病變
悔不當初!口腔癌治療5年沒事 抽菸、嚼檳榔又復發
戴口罩聞到口臭 竟是鼻咽癌、口腔癌
味覺改變、嘴張不大當心癌前兆! 牙醫公布口腔癌10大變化
白白的東西是口腔癌嗎?醫師解析門診常見的口腔黏膜狀況
南投中年男子右耳長期疼痛 一檢查竟是扁桃腺癌
紅唇族少了 口腔癌新增個案卻增2倍
應酬養成的壞習慣 讓他罹患咽喉癌失去喉頭
口腔癌治療準則改寫 存活率增3成
他嘴巴痛到睡不著 一開口醫嚇傻:口腔、舌頭都潰爛了
長庚改寫國際治療建議 口腔癌T4b期手術存活率增三成
猜你喜歡
抗癌成功的人都吃什麼?日名醫教你抗癌飲食8重點
兄弟皆肝癌逝,才發現自己是高危群!他依2準則,讓癌症晚10幾年才來報到
經實驗認證!一張圖看懂該多吃的防癌食物金字塔
下背痛查出罹攝護腺癌 放射線治療助他恢復行動
女子健檢發現甲狀腺結節不處理 5年後惡化為甲狀腺癌
大腿骨痠痛 竟是攝護腺癌4期
兩次罹癌,復發又骨轉移 歷經四次生死的奇蹟人生!
揮別癌症陰影擁抱人生夢想 崔咪:「可怕的不是死亡,而是沒有目標的活著。」
擔心疫情不就醫!男腹痛掛急診 竟是大腸癌併發腸穿孔
懷特報喜!癌因性疲憊症新藥3月納健保 嘉惠乳癌患者
別以為不痛代表不嚴重 無痛性血尿3%至6%為癌症
每5位癌友就有1人死於營養不良! 癌症營養補充迷思大盤點
我需要進行「遺傳性癌症基因檢測」嗎?專家:3大特徵是罹癌高風險群
兩男命運大不同 PSA升高=攝護腺癌?應定期追蹤保健康
好累!乳癌化療重度疲憊有解 醫師:藥物運動一起來
「癌症因子」藏在生活細節裡 過年期間不忘5大防癌好習慣
六旬翁追蹤慢性C肝 及早發現肝癌腹腔鏡手術切除
苦茶油伴麵線緩解胃食道逆流?看醫師正解!
愛吃牛肉、豬肉易罹大腸癌? 醫爆「超雷4習慣」當心短命
醫:糖尿病患罹乳癌風險比一般人高40%
北榮研究;免疫療法+口服抗病毒藥 治B肝肝癌更有效
全癌基因檢測/蔡麗娟:5成癌友願自費1~3萬元 進行基因檢測
美女醫師提醒:口腔潰瘍2周內可癒合 菸檳榔小心口腔癌
乳癌細胞為何轉移到肺?中研院破解機轉帶來治療曙光
坂本龍一公開確診直腸癌 研究證實這樣吃減少罹癌風險
抗SARS醫因肝癌逝世15年 女兒撰書憶父籲全民定期篩檢
脖子腫大不痛不癢竟是鼻咽癌轉移?當心不確定的感冒症狀,3大症狀更是警訊
國人罹癌時鐘加速!女性乳癌飆最快 醫籲定期檢查
男子四肢無力食慾差、發燒就醫 正子造影揪出腫瘤源頭
NGS擬納健保給付 準確性是關鍵
治療癌疲勞、預防偏頭痛 多款高價新藥最快三月納給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