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期攝護腺癌 有機會逆轉勝
癌細胞分化程度 決定惡性度
由聯合報健康事業部主辦、嬌生股份有限公司協辦的「攝護腺癌有30種類型,你知道嗎?」健康講座,日前邀請泌尿科權威醫師張樹人分享最新治療趨勢,現場近兩百位民眾前來聆聽,出席踴躍。
什麼是格里森分數?張樹人解釋,攝護腺病理分析依據癌細胞分化情況及所占範圍決定,癌細胞分化成熟度分3至5級,最成熟為3級,最不成熟為5級;將癌細胞最大面積跟第二大面積的分數加總即格里森分數,共分1到5群組,分數愈高,惡化程度愈高。
張樹人說,台灣每年新增約五千名攝護腺癌患者,三成病患確診時已是晚期。但除了癌症期別,仍需檢視自己的格里森分數,若格里森分數落在第5群組,則屬於最高危險群組,「若不積極治療,兩年內死亡率超過一半。」
低危險族群 追蹤觀察即可
「即便在最糟的情況下也有機會逆轉勝。」張樹人說,有病患已是第二期,格里森分數落在第五群組,合併淋巴腺轉移,經根除性治療後,追蹤七年攝護腺特異抗原(PSA)為0。
張樹人表示,目前早中期攝護腺癌採根除性治療,可開刀用機器手臂手術或進行電療,若格里森分數在第一群組的病人,PSA小於10,屬於「非常低危險」,不分年齡患者可選擇追蹤和觀察。
依張樹人經驗,有攝護腺癌病患已是第三期,但格里森分數落在第五群組,已是惡中之惡的「高惡性攝護腺癌」,屬中後期病人,有人可採荷爾蒙治療縮小癌病,再以機械手臂開刀,出血量少、無失禁,後來PSA指數下降到零;但他也有超過150位病人因此過世。
晚期轉移患者 存活機會仍高
不過臨床上有晚期病患,骨頭或淋巴轉移者,若格里森分數落在第一至四群組,癌細胞惡化程度較輕微,可靠荷爾蒙治療搭配化療或放療,PSA指數也有機會下降。
目前第一、二代荷爾蒙治療原理是減少男性荷爾蒙製造,或阻斷荷爾蒙和癌細胞接受體作用,降低癌症誘發,但用藥可能出現全身倦怠、體力衰弱、骨質疏鬆和增加心血管風險等副作用。
張樹人指出,傳統荷爾蒙治療可抑制癌細胞合成所需的生長因子,抑制癌細胞生長,透過新一代與第一代荷爾蒙藥物搭配,療效較好,患者存活期有機會延長到十年以上,但副作用有高血壓、足部水腫和心律不整等。
家族史注意 少紅肉、多番茄
張樹人指出,攝護腺癌和乳癌家族史是攝護腺癌高危險群,近來研究發現,家中帶有BRCA1和BRCA2基因異常的乳癌病患,男性家人罹患攝護腺癌機率較高。
他也發現,很多攝護腺癌病患愛吃紅肉且不愛吃蔬菜,三分之一攝護腺癌病患有糖尿病,由於醣類代謝異常,膽固醇上升,激發細胞變異,增加罹患癌症風險。
張樹人建議,預防攝護腺癌可吃白肉、海鮮、黃豆,取代紅肉,碳水化合物減量,飲食上每日食用番茄2-3粒,煮熟並加入橄欖油、洋蔥和大蒜,多運動以增強抵抗力,保持愉悅心情,有助抗癌。
延伸閱讀
同類文章
PSA指數超標,一定是攝護腺癌?醫師教你2種生活習慣+7種食物助預防
癌細胞轉移骨頭「躺床都痛」治療後生活如常且獲控制
一家三兄弟全得攝護腺癌 醫師:有家族史別輕忽!長效型荷爾蒙控制病情 減少就醫奔波
7旬伯血尿服藥一周後仍未改善 竟是晚期攝護腺癌
常跑廁所就應多注意 攝護腺癌變多發生在50歲以上
醫病天地/攝護腺癌初診 中彰投3成半骨轉移
小毛病不要拖!小黃司機積極抗癌 排尿改善還重振雄風
中部男性健康隱憂!攝護腺癌初診病患三成半骨轉移
揪「老男人癌」轉移元凶 國衛院領先全球發現攝護腺癌ROR2基因作祟
男性40歲後頻尿 小心「男人癌」上身 少吃高脂肪食物
攝護腺癌早期沒症狀 泌尿科醫師:注意3大危險因子
47歲男頻尿、解尿慢 切片檢查竟罹攝護腺癌第二期
健診數據PSA升高,就是罹患攝護腺癌?專科醫師給答案
微創手術切除攝護腺癌 94歲退休飛行員術後正常生活
兩男命運大不同 PSA升高=攝護腺癌?應定期追蹤保健康
大腿骨痠痛 竟是攝護腺癌4期
下背痛查出罹攝護腺癌 放射線治療助他恢復行動
與歐美同步新世代影像檢查 攝護腺腫瘤一次揪出
每天喝幾杯咖啡可能會降前列腺癌風險?研究揭密
醫院辦21場攝護腺癌篩檢 2000人揪出100人PSA指數異常
攝護腺癌可以不治療? 醫師分析「低度風險攝護腺癌」的治療選擇
活得夠久就會得!從攝護腺癌中存活 那些被閹割的男人們
預防攝護腺癌 男逾50歲應做PSA檢測
醫病天地/沉默疾病攝護腺癌 發生率第4名
台中榮總攝護腺癌病友會 婦人問:丈夫能重振雄風?
與攝護腺肥大相似!攝護腺癌確診逾3成已晚期 醫師教你預防之道
補充睾固酮對攝護腺癌有益?教授:貿然去做就悲劇了
醫院免費為男性篩檢攝護腺指數 病友捐百萬響應
攝護腺癌檢查 新式攝護腺切片精準更安全
全身骨疼竟罹晚期攝護腺癌 醫籲50歲以上男性做PSA檢測
猜你喜歡
肺癌沒症狀需要開刀嗎?開刀會不會有後遺症?醫師詳解早期肺癌患者疑惑
老翁腹股溝腫脹近30公分 檢查發現惡性脂肪肉瘤
生命故事/回歸本質,癌症遠離 改變人生的大好機會
余苑綺癌末卻無法再化療 余天曝將採最新型「熱療法」
為什麼是我得到肝癌?肝功能異常就是肝癌?醫師詳解肝癌原因及篩檢方式
生命故事/從抗癌生活走回平凡日常 那些癌症教會我的事
隆乳怕乳房攝影或切片消風 醫:填充物不會受損
生命故事/用我的故事給你溫暖 請不要怕,換我給你力量
生命故事/謝謝您,我很好 抗癌之路因您而勇敢
血便以為是痔瘡!直到內褲一片血漬…才診斷發現是直腸癌四期
生命故事/擁抱希望 我的正能量向你靠近
要價不菲 細胞療法治癌 注意三要點
癌友悲喊「病不起」 余天籲成立癌症藥品基金給付新藥
我是癌友8/孩子,媽媽生病了:該讓他們知道多少?
生命故事/重拾生命的信心 罹癌後我學會與自己對話
普丁臉頸腫脹疑似罹甲狀腺癌?醫:出現5症狀要提高警覺
5旬婦乳癌切除乳房自卑2年 重建乳房恢復自信
一群人比一個人走更遠…有癌友團體相伴的抗癌路,更無畏
癌友病不起 余天催設癌症藥品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