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採訪整理/記者黃文彥】
Q:我聽說攝護腺癌也可以做冷凍治療?這是真的嗎?
A:攝護腺癌確實有冷凍治療方法,其正式名稱是「氬氦刀」,它不是真的刀,而是利用冷凍原理,以攝氏零下40度以下低溫,快速冷凍再解凍,來殺死癌細胞。
其優點是快速,一般而言,病患冷凍治療後第2天,就可以出院回家,國外甚至當天就可出院,這比傳統手術治療需住院大約7天,有很大的優勢。
冷凍治療,是利用4到8根探針,從會陰部插入,再以低溫破壞癌細胞,整個手術約耗時2小時,復發也可以重複施作。由於是用冷凍探針侵入,因此皮膚只有針孔,幾乎沒有出血量。
這種手術對攝護腺癌第一期與第二期患者,具有很好效果。對年紀大,體力不佳,不適合傳統手術的病患,也是一項不錯選擇。
這項新科技之前已被美國泌尿科醫學會,列為局限性、沒有轉移患者的治療選項;唯一缺點就是所費不貲。
目前國內健保沒有給付這項治療,收費是根據使用耗材來計費,癌細胞愈大,手術愈需要的探針就愈多,一次手術大約需要20萬元不等費用。
國內有台大等醫院引入這項新科技,病患如要進行這類手術,醫院必須租用氬氦氣體、超音波定位儀器等。
由於長時間追蹤的治療成功率,仍有很大的差異,雖是新式科技,但醫師多半還是會先以傳統療法為優先考量。
諮詢/三軍總醫院泌尿外科主治醫師吳勝堂
【2014/08/02 聯合報】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