罹患攝護腺癌,為了求活命,被切了「蛋蛋」,這已相當不幸,但林口長庚最新跨科別研究發現,這群男性在手術後1年半內,罹患心肌梗塞、缺血性中風等心血管風險機率相當高。醫師提醒,不管是化學去勢、手術去勢,患者均應提高警覺。
據統計,台灣每年約新增5000名攝護腺癌患者,年齡偏高,由於初期症狀不明顯,確診時以晚期居多,為了抑制腫瘤,必須透過藥物去勢、手術去勢,來降低體內雄性激素睪固酮濃度。
但臨床發現,不管是哪一種去勢方法,都可能提高心血管疾病風險,為了降低病患心血管風險,林口長庚展開心臟內科、泌尿科與腫瘤科等跨科別合作,並委請長庚大學統計中心開分析台灣自1997年到2011年5萬8308名攝護腺癌病人術後狀況。
結果發現,在短期追蹤1.5年內,與化學去勢患者相較,開刀去勢者罹患心肌梗塞或是缺血性中風等心血管風險高出4成,其中又以年逾65歲、合併高血壓,以及曾有過心血管疾病等患者風險最高。不過,術後如果超過1.5年,開刀去勢或化學去勢等兩組患者,在心血管風險上,已無明顯差異。
林口長庚心臟內科主治醫師陳東藝指出,開刀去勢或化學去勢均屬於賀爾蒙去勢治療,這群患者年紀偏大,6成合併高血壓,2成6罹患糖尿病、1成2慢性腎臟病,因此,術後必須謹慎評估心血管風險。
陳東藝提醒患者,如有胸悶、冒冷汗、肢體無力等疑似心血管疾症狀,就需儘速就醫。持續服用阿斯匹靈藥物的患者不可自行停藥。平常應嚴格控制血壓、血脂、血糖,並戒菸。適當運動,多吃蔬果及穀類。
該項台灣本土全國性的研究報告已經刊登於最新一期美國臨床腫瘤醫學「臨床腫瘤學期刊」,研究成果提供臨床治療價值,提醒臨床醫師及高風險病人,及早預防。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