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冷沒太陽也可能罹皮膚癌! 醫證實5大危險因子,你我恐正暴露其中
皮膚是人體最大的器官,有許多不同功能,其中最重要的一項是保護功能,因皮膚在人體的最外層,無時無刻反覆接受溫度、日光、摩擦、細菌等物理化學生物的刺激,也會對這些刺激做出適當反應,故綜合個人先天條件及後天刺激,皮膚可能衍生出各種不同類型的癌症,常見為基底細胞癌、鱗狀細胞癌及黑色素細胞癌。
皮膚癌 與5 大因素有關
依據衛福部106年癌症登記報告,前十大癌症中,國人男女皮膚癌發生率分別都位於第8位,且發生率逐年上升,由民國95年至民國105年,全國皮膚癌每年申報人數由2,457人增至3,627人,其中被證實的危險因子,包括紫外線的照射、慢性的砷暴露、離子輻射、慢性發炎、免疫抑制等。
(推薦閱讀:頭皮癢、出現紅斑是曬傷? 醫警告「4跡象」小心是癌)
ABCDE自我檢測 判斷皮膚腫塊惡性與否
亞洲大學附屬醫院整形外科主治醫師鄭旭棠指出,一般可透過ABCDE自我檢測方式,判斷皮膚腫塊是否為惡性:A(Asymmetry)形狀不對稱、B(Border)邊緣不規則、C (Color)顏色不均勻、D (Diameter)直徑大於0.6公分、E (Elevation)明顯凸起或腫塊。不論是基底細胞癌、鱗狀細胞癌或是黑色素細胞癌,在確定診斷後,都必須接受完整手術切除,以避免癌症復發。
(推薦閱讀:身上黑痣小心會奪命! 皮膚科醫教你用3跡象揪出「索命痣」)
大面積皮膚癌 人工真皮重建
顱顏部位若有大面積皮膚癌,切除的面積必須大且深。鄭旭棠說明,根據美國國家癌症資訊網指引,依癌別不同,會建議高風險區域需達4-6釐米切除範圍,以避免癌症的復發,同時傷口須由整形外科醫師進行重建手術,過去常見重建方式為植皮手術或是皮瓣重建手術,只是患者一旦年紀大、患有多重慢性疾病,不僅重建手術會相當困難,且常需從其他部位取得組織,再補到切除後的傷口。
為了解決後續照護問題,鄭旭棠及其醫療團隊在確診為皮膚癌後,會使用局部麻醉方式進行完整的皮膚癌切除,經病理報告顯示腫瘤組織邊緣沒有發現乳癌細胞,緊接著立即使用人工真皮重建大面積的皮膚癌口,經過一段時間傷口照護,順利癒合,門診追蹤也沒有復發情形。
皮膚出現異狀 應提高警覺就醫
鄭旭棠提醒,因人口年齡老化、就醫便利性提高、醫療進步、診斷能力提升等因素,國內皮膚癌發生率持續上升,且以高齡患者居多,但皮膚癌多可早期發現早期治療,且治癒率高,死亡率遠低於其他癌症,呼籲若察覺皮膚癌早期症狀,如有形狀不對稱、不規則或顏色特異等腫塊,都要提高警覺不可輕忽。
延伸閱讀:
·注意身上不尋常的黑痣! 專家揭「多數人都忽略的部位」小心是癌
·為何傷口久不癒合? 小心皮膚癌惹禍!醫曝「常見症狀」

常春月刊
《常春月刊》自1983年創刊以來,一直以讀者信賴的家庭醫師自詡,內容由醫藥記者專訪各大醫院知名醫師,緊扣趨勢的議題、權威嚴謹的內容,文字淺顯易懂卻又不失專業,不但能讓讀者獲取最新醫藥保健常識與訊息,也深獲醫藥界的肯定。
《常春月刊》官網:https://www.ttvc.com.tw/
延伸閱讀
同類文章
最常見的皮膚癌是它!醫師詳解基底細胞癌、鱗狀細胞癌及黑色素癌不同成因與治療方式
她想除鼻頭大痣 意外發現皮膚癌
輕熟女鼻頭長大痣 醫師一查是皮膚癌
臉上傷口好不了 小心是皮膚癌在搞鬼
手指不明黑點小心皮膚癌!醫指5徵兆惡性高盡早檢查
注意身上不尋常黑痣防癌 專家揭多數人忽略的部位
摳不掉以為濕疹差點癌變 北榮光動力療法抗皮膚癌利器
腳底有黑點恐致命!醫師提供惡性黑色素瘤自我檢查指標
皮膚長痣是皮膚癌嗎?常見症狀,簡單3招自我檢測
檢查基底細胞癌 用照的也可以
身上黑痣也可能變成癌!5點觀察一次看懂罹癌跡象
輕忽腳底黑色素瘤 變腹股溝網球
晚期黑色素瘤降低復發風險 術後輔助治療很重要
預防黑色素瘤 謹記「ABCDE」口訣
身為專業又悉心護膚 女醫師竟2度皮膚癌上身
身體痣很多是癌症病變前兆嗎?醫師提醒這些人要注意
指甲有黑線勿輕忽! 53歲婦人罹癌截指保命
夏季預防皮膚癌 防曬4寶隨身帶
預防皮膚癌只需一只手提袋 「ABCDE自我檢查法」揪異狀
手肘摸到不明硬塊 竟罹患罕見皮膚癌「默克細胞癌」
除老人斑竟臉爛…是皮膚癌!
臉長皮膚癌 放射治療消病灶
驚!小黑痣長大竟變惡性瘤
全身黑痣大於50顆 要小心這種病
驚!屁屁上的小黑痣 長大竟變黑色素瘤
防曬乳抗黑色素瘤 醫:夏日避紫外線
最危險的5種痣 一秒自我診斷是不是皮膚癌
人工智慧診斷皮膚癌 水準等同醫師
誤把皮膚癌當黑痣 雷射打掉後果恐更嚴重
前職籃球員熊仁正皮膚癌末過世 籃球界哀悼
猜你喜歡
一群人比一個人走更遠…有癌友團體相伴的抗癌路,更無畏
出現什麼症狀要懷疑是胃癌?什麼情況該做胃鏡?醫詳解胃鏡檢查步驟
余苑綺癌末卻無法再化療 余天曝將採最新型「熱療法」
為什麼是我得到肝癌?肝功能異常就是肝癌?醫師詳解肝癌原因及篩檢方式
38歲自律男不菸不酒竟癌末 醫:定期癌篩是救命關鍵
肺癌沒症狀需要開刀嗎?開刀會不會有後遺症?醫師詳解早期肺癌患者疑惑
血便以為是痔瘡!直到內褲一片血漬…才診斷發現是直腸癌四期
為何食道癌被稱為隱形殺手?醫師詳解食道癌症狀及如何治療與預防
癌友悲喊「病不起」 余天籲成立癌症藥品基金給付新藥
普丁臉頸腫脹疑似罹甲狀腺癌?醫:出現5症狀要提高警覺
十大癌症之冠大腸癌 醫建議定期篩檢最高存活率達9成
要價不菲 細胞療法治癌 注意三要點
我是癌友8/孩子,媽媽生病了:該讓他們知道多少?
5旬婦乳癌切除乳房自卑2年 重建乳房恢復自信
癌友病不起 余天催設癌症藥品基金
肝腫瘤如爆米花反覆復發 75歲翁挺過20年抗癌路連醫師也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