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訊!子宮內膜癌 找上年輕女
【聯合報╱記者詹建富/高雄報導】
吳貞璇指出,子宮內膜癌好發停經婦女,惡性程度隨年齡而增加,不過,有百分之廿的案例在停經前發生,甚至有百分之五在四十歲以前發作。臨床年輕案例也有增加趨勢,所以,任何年齡若有不正常的陰道出血或月經量異常,皆應提高警覺,適時就醫檢查 。
吳貞璇表示,子宮內膜癌的初期症狀是不正常出血,早期治療,第一期存活率可達八至九成,一旦出現淋巴轉移,往往預後不佳。
她舉收治的一名六十三歲婦女為例,本來已停經十年,陰道卻有間斷性出血近一年,卻去求助草藥、偏方,雖然出血量變減少,但今年初接受子宮頸抹片及陰道超音波檢查,發現子宮內膜異常增厚,經進一步以子宮內視鏡切片,結果病理報告證實是子宮內膜癌第三期,而且轉移至骨盆腔。
吳貞璇強調,子宮內膜癌若是第一期,只需接受子宮全切除及卵巢摘除術,術後不需化療,五年存活率可達八至九成;但如果出現淋巴轉移,其存活率就會下降至三至四成,值得婦女注意。
【2014/08/10 聯合報】
延伸閱讀
同類文章
停經後大姨媽又來 6旬婦以為回春卻是癌症找上門
為參加女兒畢典 晚期卵巢癌撐十幾年
為參加女兒畢業典禮 晚期卵巢癌媽媽忍痛化療70多次
子宮頸癌只做抹片檢查夠嗎?注意這些症狀恐是警訊
停經後分泌物多 竟是卵巢癌末期
晚期卵巢癌難治易復發 定期超音波檢查助揪病灶
停經後私密處常流分泌物 竟是晚期卵巢癌
抗戰子宮頸癌 國健署癌篩擬納HPV病毒檢驗
「蠟筆小新」配音員逝 醫遺憾:子宮頸癌其實存活率很高
蔣篤慧癌逝/年紀大了就不用做子宮頸抹片檢查?國健署這樣建議
常腹瀉不以為意 竟是卵巢癌末期
罹卵巢癌不等於判死刑!患者記得「6問」醫師
21歲女暑假打工捐卵賺錢 竟發現罹子宮頸癌
婦人肚臍癢長出小菜花 切片檢查竟發現是卵巢癌
年紀大就不做子宮頸抹片檢查? 國健署破解萬年迷思
不只子宮頸癌 醫揭人類乳突病毒3大迷思
一生有八成機率感染 泡溫泉、游泳都可能得HPV病毒
98萬婦女從沒做子宮頸抹片檢查 罹癌風險增3.4倍
子宮頸癌手術選開腹或腹腔鏡手術 取決黃金數字2公分
佐野司26歲死於子宮頸癌 婦癌年輕化成趨勢
肚臍突出小硬塊,一檢查卵巢癌腫瘤比拳頭大!5大卵巢病變徵兆不可不知
切除子宮不怕婦科癌? 醫:這處仍會病變 需定期做抹片
免費接種子宮頸疫苗 雙北國中女學生可跨區
防治HPV 3道防線降低風險
HPV人類乳突病毒不是女性的專利 男性也要小心
保險套加嬰兒油 婦產科醫師:只會出人命
無痛腫塊別輕忽 當心「寧靜殺手」卵巢癌
分泌物異味很正常?子宮頸癌6徵兆錯過 恐變末期
苗栗婦女子宮頸癌發生率高 醫師籲勇於篩檢
卵巢癌口服新藥 降低復發風險
猜你喜歡
常染髮女性罹這種癌風險大增!若要染,專家建議先做這件事
他嘴巴痛到睡不著 一開口醫嚇傻:口腔、舌頭都潰爛了
避紅肉改吃素預防大腸癌?醫師:最好的預防方式不是吃素
別以為切除大腸息肉就沒事!再繼續做6件事,癌照樣離你很近
停經後大姨媽又來 6旬婦以為回春卻是癌症找上門
化療一定會落髮、噁心?藥師告訴你化療該注意哪些事
35歲男歌手不菸不酒、作息養生卻驚傳罹晚期胃癌
大腸鏡檢查常得重做? 醫師說:病患檢查前準備不足
排便出血當痔瘡 婦胃長4顆息肉竟全癌變
吃油炸物後喝綠茶、消脂茶可以抵銷毒素?醫師這麼說
威爾史密斯檢出「癌變息肉」危險息肉也易找上7種人
做完大腸鏡沒多久仍罹患大腸癌?關鍵在這3個指標
壓力生百病!挽救「癌王」胰臟癌就靠3條生活習慣
台大主持全台首間醫學認證實驗室 發現肺癌的基因秘密
不光靠手術和化療「營養」也是戰勝大腸癌關鍵因素
喝咖啡真的能防癌!但喝錯種類反而增罹癌風險
肺癌成為新國病 王明鉅批政府吃定台灣人傻
皮膚癢可能是癌症徵兆?反覆癢不要抓一抓當沒事
10大警訊反覆出現需警惕!小心,神經內分泌腫瘤上身!
癌友換用生物相似藥好嗎? 名醫籲充分評估和告知
清除子宮頸癌為目標 專家:男女皆打HPV疫苗是國際趨勢
癌症基金會:盼免疫療法讓更多人受惠
死亡率狂降27%!美國做出努力避免200萬國人罹癌
台灣「新國病」 肺癌發生率亞洲第二 專家建議這樣預防
晚期肝癌治療近11年突破 台灣主持研究震撼國際
男罹攝護腺癌 怕手術後影響性福力求「保根」
口腔癌治療準則改寫 存活率增3成
癌友換生物相似藥 問清楚保權益
爭取生機 乳癌標靶藥物擴大給付
他原本帥如李志希加劉德華 嚼檳榔罹癌如今變這樣
長庚改寫國際治療建議 口腔癌T4b期手術存活率增三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