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婦停經或無性生活 仍有罹子宮頸癌風險
一名曾在美國從事法律事務的70歲退休老婦,原每年定期做子宮頸抹片檢查,但因過去熟悉的婦科醫師退休,又羞於給其他醫師內診,就停止抹片檢查多年,直到某日感覺腹部悶脹,以按摩器按摩腹部發生陰道出血後才就醫,竟以罹患第二期B子宮頸癌,所幸手術後搭配放療及化療,追蹤3年無復發跡象。
收治病例的國泰醫院婦癌中心主任何志明指出,子宮頸癌好發族群為45至50歲女性,但各年齡層都有風險,不少高社經地位婦人因羞於內診,而忽略定期做子宮頸抹片檢查,導致沒能早期發現罹患子宮頸癌及時迅速治療。
另名55歲上市公司女老闆,停經前因有子宮肌瘤所以每次經血量多,每年接受子宮頸抹片檢查,停經後覺得不用再忍受過量經血之苦就停止檢查,直到最近行房有出血才就醫診斷為第一期B1子宮頸鱗狀上皮癌,所幸手術切除乾淨。
何志明說,性接觸較早、多元性伴侶、免疫缺陷等都是遭到人類乳突病毒感染的高風險群,但感染到細胞病變乃至癌變,恐需超過10年時間,因此即便是停經或是沒有性生活,仍有罹患子宮頸癌的風險。
何志明表示,衛福部國健署統計婦女3年以上未做子宮頸抹片的原因,覺得不好意思占11.2%,可見不少婦人是羞於就醫,等到陰道出血才就醫,已成侵襲性癌;子宮頸癌發生率高居婦女癌症的第7位,每年仍約有1600新增案例,約600人死亡。建議應施打疫苗並定期做抹片篩檢,及早發現及早治療。
延伸閱讀
同類文章
她腹痛、解便不順長達6個月 竟是卵巢癌
2022癌症高峰論壇/預防HPV相關癌症 男女都應接種疫苗
僅1個月壽命的「子宮內膜」為何對其他器官傷害是一生一世?醫解析子宮內膜異位症對女性的5個不利
高齡孕婦「因懷孕得知罹卵巢癌」 她保孩子無懼癌細胞
子宮頸癌早期4症狀不單純,分泌物帶血絲最典型!2項檢查揪出高危險病毒
女性嗜吃炸物、珍奶、藥膳補品 子宮內膜異位症恐上身,嚴重會影響生育!
卵巢癌症狀非常不明顯 婦科醫提醒:6族群更要留意
達文西微創手術切除肌瘤 幼教老師自然產喜獲女
雙側卵巢有囊腫與卵巢瘤 手術切除半年後懷孕成準媽咪
接種HPV疫苗 預防7成子宮頸癌發生率
腹脹腰圍粗以為變胖 台大醫提醒:小心卵巢癌
疫情時期卵巢癌病友仍需把握手術契機 積極抗癌
婦科最常見癌症之一 醫:晚期卵巢癌術後治療不要等、不要停
停經後腹痛出血竟罹患子宮頸癌 女性有這些症狀莫大意
子宮肌瘤長多大要開刀?喝豆漿蜂王乳長更快?醫:太快變大恐是肉瘤癌
2021癌症論壇/卵巢癌易復發 精準醫療助延緩
奇美醫10年子宮頸癌篩檢12萬3千多人 早期發現1300多人
子宮內膜癌為圓媽媽夢冒生命危險治療 植胚胎成功產子
久沒愛愛不用做抹片?國健署破迷思
30歲以上女性快做子宮頸抹片檢查 方馨:花不到6分鐘
女大生吃藥調經期一年未改善 就醫才發現罹子宮內膜癌
腹痛以為消化不良 卵巢癌逾5成確診時已為晚期
熟女腹漲便秘糞細如筷 竟是卵巢癌末期
性愛跟香菸一樣危險?WHO:癌症死亡人數20%起因於性交流
孕期青梅竹馬老公偷吃 8年後罹子宮頸癌的她最後悔這事
卵巢癌易復發 標靶藥物助延緩
子宮內膜癌移轉肺部 54歲女接受單孔胸腔鏡肺葉切除術
自然孔腹腔鏡手術興起 醫:縮短住院但得自費
85歲阿嬤肚子圓鼓鼓 手術取出2.5公斤水瘤
中年發福、小腹變大不以為意? 當心「沉默殺手」找上門
猜你喜歡
50歲後開始有不適症狀 攝護腺肥大會變成攝護腺癌嗎?
癌症蟬聯40年死因冠軍 「老化+低溫」導致死亡率增
乳癌成文明病每36分鐘增1例 妙齡女4大問題釀病纏身
預防口腔癌 醫師:留意五大症狀速就醫檢查
乳癌拖2年乳房內鈣化如「降雪」斑駁 醫苦勸治療才改善
把硬塊當粉刺,竟變9公分腫瘤!一位乳癌患者的教訓:「怕痛」,最後可能才要命
常常胃痛會不會是胃癌?醫師曝胃癌最大危險因子
50歲男血便以為「痔瘡出血」 竟是直腸腫瘤
何時該切除食道?醫師詳解食道癌手術過程及術前術後照顧
無痛換水大腸鏡 揪息肉效果更好
營養狀況是抗癌關鍵!營養師:治療期補熱量 恢復期均衡吃
晚期肝癌免疫組合延命大突破 無奈高藥費阻礙治療路
再生醫療超級昂貴 CAR-T新藥抗癌費用逾千萬元
乳癌患者副作用致手指僵硬 針灸及中藥調理後緩解
我是癌友9/厭世、孤獨、我要活下去:找人聊聊的重要性
月經不規則、停經後出血 醫籲:盡速就醫
8旬老嫗胃噁心原是罹癌!經醫檢查竟與她愛吃這個有關
婦人沒抽菸卻咳血得肺鱗癌 靠多重療法才撿回一命
海扶刀精準度大躍進!國衛院模擬技術縮短40倍手術時間
檳榔汁吐掉就不會罹癌? 醫師:纖維摩擦口腔也會癌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