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ho優活健康網
uho優活健康網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uho優活健康網
uho優活健康網
聽健康
癌症病人除了要對抗疾病以外,營養不良是常被忽略的關鍵風險因子。營養師提醒,透過適當的營養介入與飲食調整,癌症病人不僅能維持體重、提升生活品質,還能強化身體對抗疾病與治療副作用的能力,建議「癌友飲食3大指引」及自製簡單2款「高營養密度點心食譜」,幫助提升預後、加速恢復能量。
北市聯醫中興院區營養師陳鈴如表示,根據研究顯示,約有40~80%的癌症病人在治療過程中會出現不同程度的營養不良,這不僅會導致體力下降、免疫力變差,還可能影響療效、延長住院時間,甚至降低存活率。
陳鈴如說明,良好的營養可幫助病人維持體力、減少治療副作用、提升生活品質與免疫功能,更是影響預後的關鍵之一。以下為癌友飲食3大指引,協助病人在療程中穩定補充所需營養,提升對抗疾病的能力。
體重下降是癌友常見的營養問題之一,若熱量攝取不足,可能導致治療中斷或進入癌症惡病質階段。根據文獻建議,癌症病人每日應攝取每公斤體重25~35大卡的熱量,並依個人狀況調整。
陳鈴如建議癌友採取以下策略:
少量多餐原則:三餐以外增加3次營養點心。
選擇高營養密度食物:如濃湯、酪梨牛奶、堅果豆漿、濃縮營養品等。
適量攝取油脂:勿過度清淡飲食,使用橄欖油、苦茶油、芥花油等植物油,或加入堅果,幫助提高總熱量。
陳鈴如指出,蛋白質對癌症病人尤為重要,有助於修補受損組織與維持肌肉量。建議癌友每日攝取每公斤體重1~1.5公克蛋白質,可依病況彈性調整;當癌友食慾不佳時,可用豆漿、牛奶、優酪乳取代水分,或酌量添加市售蛋白粉,無形中增加攝取量。
優質蛋白質來源包括:植物性蛋白:毛豆、黑豆、黃豆及其製品。
動物性蛋白:雞蛋、海鮮、家禽、家畜、乳製品等。
癌細胞、放療與化療都會產生大量自由基,引起體內氧化壓力與發炎反應。陳鈴如強調,蔬果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C、E及多種植化素,有助抗氧化與免疫調節。多選擇不同顏色的蔬果,如紅椒、菠菜、胡蘿蔔、藍莓等,有助於均衡補充多種抗氧化營養素。
依據國健署建議,癌友每日應攝取:
蔬菜類3~5份(每份約100公克)水果類2~4份(每份約等於1個拳頭大小)
陳鈴如提供2款高營養密度點心食譜,供食慾不佳的癌友參考,另外,她也提醒癌友,除了根據上述原則飲食調整外,適度搭配運動,可促進腸道蠕動,增加食慾。
食材:小蘋果1顆、豆漿240毫升、核桃2顆
作法:
蘋果洗淨去皮切塊(或依個人喜好帶皮,可增加植化素與纖維的攝取)。
將蘋果、豆漿及核桃放入果汁機攪打均質即可。
營養分析:熱量253大卡、醣類38.3公克、蛋白質8.1公克、脂肪7.5公克、膳食纖維5.8公克。
(圖片來源:台北市立聯合醫院)
食材:南瓜100公克、雞胸肉40公克、馬鈴薯10公克、洋蔥20公克、雞蛋四分之一顆、植物油1茶匙、全脂鮮奶100毫升
作法:
南瓜洗淨去籽切塊,放入電鍋蒸熟後取出壓成泥。
馬鈴薯、洋蔥、雞胸肉洗淨切丁。
冷鍋倒入植物油,加入洋蔥、馬鈴薯拌炒後,再加入雞胸肉丁拌炒。
倒入南瓜泥、鮮奶及適量清水攪拌煮滾後加入蛋液,再依個人口味加入少許鹽巴即可。
營養分析:熱量261大卡、醣類25.7公克、蛋白質16公克、脂肪10.5公克、膳食纖維2.9公克。
(圖片來源:台北市立聯合醫院)
【本文獲uho優活健康網授權刊登,原文刊載網址見此】
‧77歲婦擁2千萬、住豪宅開進口車 陷入「隱性貧困」瀕臨破產
‧大晴天曬衣服易乾卻有副作用?「夏日洗衣術」和泛黃汗臭說掰掰
‧旅行總是便秘、腸胃不適好惱人!營養師揭5要訣讓你健康旅遊不掃興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