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10種易增罹癌風險食物 營養師:紅肉攝取建議一週最多3次
常見10大易增罹癌風險食物
孫語霙營養師表示,目前日常生活中已知容易增加罹患癌症的食物可分成十種,包括了有助滋養癌細胞的高脂肪食物;經過高溫炭火燒烤,容易產生「異環胺」強烈致癌物的燒烤食物;因食用油反覆高灣加熱,易產生「環狀芳香族碳氫化合物」的油炸食物;因霉變產生強烈致癌物「黃麴毒素」的發霉食物(常見如花生、玉米);因鹽漬產生的「二甲基亞硝酸鹽」,易在體內轉生成致癌物的鹽漬食物;含有「苯並芘」易導致食道癌與胃癌的食物(常見如燻肉、燻魚);常見添加防腐的硝酸鹽,易在腸道轉變成致癌物「亞硝胺」的加工肉類;易引起口腔癌的檳榔;易引起口腔癌、咽喉癌、食道癌的酒精;以及受農藥殘留或非法食品添加物(塑化劑)的汙染食品等。
加工肉類應盡量避免攝取
孫語霙營養師更進一步指出,像香腸這樣的常見加工肉類,在製造過程中大多會添加「亞硝酸鹽」,一旦在酸性環境中與乳酸菌作用,會產生強烈致癌物「亞硝胺」。不過依據台灣「食品添加物使用範圍及限量暨規格標準」,亞硝酸鹽、硝酸鹽可用量以NO2殘留量計為0.007g/kg以下,業者若依照規格標準使用硝酸鹽及亞硝酸鹽,含量不足以造成健康危害。而不只是香腸,火腿、熱狗、培根、臘肉等加工肉品也都含有亞硝酸鹽,這些食物都應該減少食用頻率。
紅肉攝取頻率建議一週3次
紅肉也是注重養生的人常拿來比較的肉品,也就是牛、羊、豬等哺乳動物的肉品,紅肉經高溫烹調會產生多達17種雜環胺,且煮得愈久或溫度愈高,形成的致癌物質雜環胺就愈多。以營養學的觀點,雖然大部分紅肉的脂肪含量高,高溫加熱後確實有致癌風險,但同時紅肉也含有豐富的鐵、鋅、維生素b1、b2、人體吸收利用率也高,只要適量食用、盡量挑選瘦肉的部位(牛腱、里肌等),攝取頻率以每周3次為限,還是可安心食用的。
研究:愛吃甜食罹患大腸癌比例較高
除此之外孫語霙營養師也表示,癌細胞分解糖的能力非常強盛,約為血液的20倍,當血液流過腫瘤時,其中約57%的血糖都會被癌細胞吸收成為養分。研究指出,愛吃甜食的女性,得到大腸癌的機率比不吃甜食者多3倍,因此也建議若能避免不必要的甜食也應盡量避免。
以上新聞文字、照片皆屬《今健康》版權所有,非授權合作媒體,禁止任何網站、媒體、論壇引用及改寫。

今健康
訂閱《今健康》(https://www.facebook.com/nowhealthtw)全家都健康,專訪全台專科醫師與營養師,提供最正確實用的健康資訊與圖文報導,每周線上直播邀請醫師專家解答健康迷思,實用、即時、專業,照顧全家人的數位媒體。
延伸閱讀
同類文章
檸檬、芝麻油、無糖優格...就可打造抗癌體質!日本癌症權威獨創「防癌飲食8法」
抗癌最佳典範!哈佛癌症醫師每天吃什麼預防疾病
2021癌症論壇/癌症治療不中斷 關鍵在營養
2021癌症論壇/癌症治療被中斷 最大絆腳石是營養失衡
經實驗認證!一張圖看懂該多吃的防癌食物金字塔
抗癌成功的人都吃什麼?日名醫教你抗癌飲食8重點
每5位癌友就有1人死於營養不良! 癌症營養補充迷思大盤點
癌症、帕金森氏症,很多是吃出來的!腸胃科名醫提醒:8惡習是禍首
防癌不可少「植化素」!血液腫瘤科醫師教蔬果怎麼吃最好
八成五癌患營養不良 影響療程
八成五癌患營養不良 醫師說不利抗癌
「斷食療法」可以治療癌症嗎?建議遵循飲食6要點
胰臟癌元凶是「糖」!少吃甜就沒事? 1情況風險是別人的6倍
黃豆到底能不能吃?教授告訴你黃豆是致癌還是抗癌
抗癌最關鍵/變瘦、好累、沒胃口 EPA改善慢性發炎
為什麼他不想吃/是對食物恐懼 還是照顧者給的壓力?
化療有6種副作用讓病人胃口差 營養師提供進食解方
罹患癌症有什麼食物不能吃?營養師教你吃對食物抗癌
低醣、優脂、高蛋白避免發炎 近年癌症營養趨勢
避免發炎轉癌 專家提供抗癌餐盤
咖啡可以減緩大腸癌進展? 研究發現:咖啡中的多酚可能具抗氧化和消炎作用
韓柏檉的抗癌餐盤 面對面告訴你
癌從口入不是謠言,是真的! 吃飯時6個習慣超NG,你可能每天都在做
為咖啡正名!研究:每天喝咖啡可提高晚期大腸直腸癌患者生存率,四杯及以上效果更佳
癌友疲憊吃不下別輕忽 身體發炎恐延誤救命
癌友飲食五迷思 醫:吃錯炎值高40個月存活率恐僅一成
飲酒致癌,卻難免小酌怎麼辦?這種方法可以降低風險
香噴噴的燒烤令人難以抗拒,卻暗藏致癌危機 家醫教你3招健康吃!
食品添加物、防腐劑...台灣人罹肺癌 可能是吃出來的
癌症很多是吃出來的!營養專家傳授防癌5秘訣,教你吃這些食物抗發炎
猜你喜歡
5年存活率是關鍵!治癌醫曝癌症治療前先做7件事
50歲女不菸不酒 竟一口氣長出10顆原發性肺癌
輕斷食、生酮飲食助抗癌?權威期刊《Science》有初步答案
莫名胃口差、常脹氣小心是胃癌! 醫警告:這些用餐習慣恐增罹癌風險
身體出現6症狀,恐是腎臟快壞了!醫示警:有三高者風險暴增
抗癌最佳典範!哈佛癌症醫師每天吃什麼預防疾病
你累了嗎?高達92%癌患因治癌而出現癌疲憊
長年乳頭凹陷想做整形 組織切片化驗卻檢出乳癌原位癌
只輸北韓!台灣肺癌發生率亞洲第2 抽菸、環汙是危險因子
「阿信」編劇淋巴癌逝世 醫師:出現3症狀要及早就醫
檸檬、芝麻油、無糖優格...就可打造抗癌體質!日本癌症權威獨創「防癌飲食8法」
羅瑩雪乳癌逝世 醫師:這類乳癌3年內復發可能僅活2年
男性40歲後頻尿 小心「男人癌」上身 少吃高脂肪食物
羅瑩雪乳癌病逝/乳房痛和乳癌有關嗎?醫師教你簡單判斷乳房痛原因
蕭彤雯揪出0期肺腺癌!胸腔科醫提醒留意5不明顯症狀
不抽菸無不良嗜好的她性情大變 竟是肺腺癌合併腦轉移
以為扁桃腺發炎,「韓粉大將」毛嘉慶罹血癌!醫:5個病癥,發病就來勢洶洶
女子臉腫脖子脹「高音唱不上去」 就醫檢查竟是肺癌上身
攝護腺癌早期沒症狀 泌尿科醫師:注意3大危險因子
大腸鏡檢查會痛嗎?專科醫師一次破解常見5大疑問
2021癌症論壇/朱俐靜:癌症是老師 教我接納不完美
2021癌症高峰論壇/邰肇玫敘事療法 朱俐靜與身體共處
如何遠離乳癌? 醫:出現6大症狀需提高警覺
2021癌症高峰論壇/乳癌卵巢癌復發 靠基因大數據預測
便祕7天竟是大腸癌 醫師做大腸支架解病痛
重視心臟健康 可降低癌症罹患風險
神經內分泌瘤常誤認 健檢預防癌變
廖啟智胃癌逝/吃素確實能降低胃癌發生率 醫:但要避開2類食物
2021癌症高峰論壇/不菸不胖 抗癌打底一半靠飲食
發現幽門桿菌到確診約3.4年 胃癌患者多數有2症狀
2021癌症論壇/頭頸癌、肺癌 率先列入心理照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