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醣、優脂、高蛋白避免發炎 近年癌症營養趨勢
不吃只會餓死自己,不會餓死癌細胞。
2014年國家衛生研究院發表研究指出,癌症可能是一種新陳代謝疾病,有別於正常細胞以有氧呼吸的途徑產生能量,癌細胞只需要少量的葡萄糖就能進行有氧代謝,其餘的葡萄糖都進行解糖作用形成乳酸,促進腫瘤生長。
因此,癌友間一直流傳「不吃就能餓死癌細胞」的說法。新北市土城長庚醫院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謝佳訓解釋,由於癌細胞很強勢,正常細胞無法剝奪它強取營養素的機會,因此不吃只會犧牲自己的體力,可能會先餓死自己,而癌細胞還是一樣吃很飽,會造成營養不良,當營養不良持續發生時,會造成惡病質,引起發炎現象影響到後續治療,當治療狀況不佳時病人體力就更不好,就形成惡性循環。
避免身體發炎,建議以低醣飲食為主。
至於蛋白質的攝取則要提高,食物來源無論植物性或動物性都好,謝佳訓說,在臨床上跟病人說要多吃蛋白質,不少人就天天吃蛋或天天吃肉,吃久了都會膩。建議要多種蛋白質,魚肉蛋奶輪流食用,也能獲取各類食物的不同營養素,而烹調的方式也很重要,要減少煎炸。
優質油脂攝取,可降低身體發炎指數。
近年癌症營養的發展也開始重視油脂的攝取比例,很多人認為癌友飲食要少油、愈清淡愈好。但謝佳訓說,癌症營養與一般飲食是剛好相反的,以油脂為例,近年發現好的油脂可以降低發炎指數,尤其魚油中的EPA,由於EPA是很強的抗氧化物,已有研究發現癌友最好每天要補充1公克的EPA。
目前林口長庚、基隆長庚及土城長庚正在進行晚期胰臟癌患者使用EPA,觀察是否可以降低患者發炎指數及恢復病人體力等。謝佳訓指出,臨床試驗預計收60位病人,目前已有30位進行試驗,患者都會經過營養師輔導給予正常飲食的建議,再分為兩組,一組是補充EPA;另一組只吃正常飲食,之後每3個月抽血循環癌細胞的變化,來研判癌指數是否有下降,而營養師也會進行飲食記錄。
為何會以胰臟癌為研究標的?謝佳訓指出,很多的研究發現胰臟癌與發炎有相關性,因此,想藉由研究來觀察EPA降低發炎的情形。因為之前也有研究,針對加護病房的患者給予EPA的補充,發現對體力恢復有幫助。另外,國外甚至在大腸癌及乳癌的營養補充中列入指引。
吃不下、吃不夠,可輔以營養補充品。
由於癌症患者治療期間,常因副作用引起食欲不佳的狀況,正常飲食常讓患者食不知味,患者會利用營養補充品來輔助,減少營養不良的狀況。
目前歐洲腸道靜脈營養學會(ESPEN)建議癌症患者營養攝取原則為:低醣、優質脂肪以及高蛋白。蛋白質攝取量的建議,就是每一天每公斤體重需要1公克到1.5公克,例如50公斤的人,則要50公克的蛋白質。
謝佳訓也對於癌友及家屬們建議,癌症患者若真的吃不下,或食物的種類太少,確實可以每天喝2-3罐的癌症營養補充品。由於這類產品已經過營養比例的調配,會幫助病人了解吃進去的熱量及營養素的比例。而有營養需求者可以請教營養師,藉由營養的補充維持病情的穩定。
延伸閱讀
同類文章
癌症、帕金森氏症,很多是吃出來的!腸胃科名醫提醒:8惡習是禍首
防癌不可少「植化素」!血液腫瘤科醫師教蔬果怎麼吃最好
八成五癌患營養不良 影響療程
八成五癌患營養不良 醫師說不利抗癌
「斷食療法」可以治療癌症嗎?建議遵循飲食6要點
胰臟癌元凶是「糖」!少吃甜就沒事? 1情況風險是別人的6倍
黃豆到底能不能吃?教授告訴你黃豆是致癌還是抗癌
抗癌最關鍵/變瘦、好累、沒胃口 EPA改善慢性發炎
為什麼他不想吃/是對食物恐懼 還是照顧者給的壓力?
化療有6種副作用讓病人胃口差 營養師提供進食解方
罹患癌症有什麼食物不能吃?營養師教你吃對食物抗癌
避免發炎轉癌 專家提供抗癌餐盤
咖啡可以減緩大腸癌進展? 研究發現:咖啡中的多酚可能具抗氧化和消炎作用
韓柏檉的抗癌餐盤 面對面告訴你
癌從口入不是謠言,是真的! 吃飯時6個習慣超NG,你可能每天都在做
為咖啡正名!研究:每天喝咖啡可提高晚期大腸直腸癌患者生存率,四杯及以上效果更佳
癌友疲憊吃不下別輕忽 身體發炎恐延誤救命
癌友飲食五迷思 醫:吃錯炎值高40個月存活率恐僅一成
飲酒致癌,卻難免小酌怎麼辦?這種方法可以降低風險
香噴噴的燒烤令人難以抗拒,卻暗藏致癌危機 家醫教你3招健康吃!
食品添加物、防腐劑...台灣人罹肺癌 可能是吃出來的
癌症很多是吃出來的!營養專家傳授防癌5秘訣,教你吃這些食物抗發炎
癌症時鐘不斷快轉 營養師提醒多吃蔬果少吃加工品
癌友營養補充可改善化療不適 這個成分詢問度最高
不想加速癌細胞增長 專家提醒飲食6件事絕不能偷懶
癌友新冠肺炎期間 6招飲食提升保護力增加存活率
熱湯、熱茶就是要趁熱喝? 溫度高於65℃等於讓食道癌從口入
吃巧克力可以抗癌?美國癌症協會這樣說
2020精準防癌高峰論壇/營養護身 攸關癌友存活長短
癌友營養補充五字訣 提早運動保肌抗病
猜你喜歡
癌症、帕金森氏症,很多是吃出來的!腸胃科名醫提醒:8惡習是禍首
防癌不可少「植化素」!血液腫瘤科醫師教蔬果怎麼吃最好
少年3度罹癌恐切半張臉 單親爸戶頭剩4百善心協會全出
腸躁症會變大腸癌? 兩者差異比一比!醫警告「3情況」最好快就醫
不讓大腸鏡白做 醫師教你做檢查前如何清腸最乾淨
癌症為何難治?研究揭致治療失敗和腫瘤復發原因
腹痛以為消化不良 卵巢癌逾5成確診時已為晚期
醫院辦21場攝護腺癌篩檢 2000人揪出100人PSA指數異常
朱俐靜曝罹癌!6個乳癌好發族群 這些人每月要自我檢查
攝護腺癌可以不治療? 醫師分析「低度風險攝護腺癌」的治療選擇
連4年健檢正常竟罹肺癌? 醫師曝原因:X光不一定看得到
愛吃辣、飲酒、喝熱湯恐釀食道癌 這些不良習慣也要戒
肺癌及早發現是關鍵 男子不抽菸竟因空汙罹癌靠這檢出
鍾沛君右肺異常開刀 醫師告訴你肺結節到底是不是肺癌
早期發現治癒率9成 5天5千人連署肺癌篩檢普及化
名醫蔡俊明:一期肺癌患者幾乎都是健檢意外發現
大腸直腸癌可預防 出現7大高風險症狀別輕忽!
活越久就會得!從攝護腺癌中存活 那些被閹割的男人們
頭頸癌晚期患者藥物二擇一 醫病陷兩難
鍾沛君肺腺癌出院 醫提醒:有家族史 更要警覺
吃不下、消化不良是胃癌前兆 醫:避開飲食地雷可預防
癌症治療新曙光!輝瑞與國衛院簽訂精準醫療合作協議
吃對也能減少罹癌率!《JAMA》發現降低肺癌機率達33%的飲食法
癌症時鐘快轉11秒 大腸癌連13年蟬聯十大癌症之首
鍾沛君肺癌開刀 醫師許文虎籲有家族史40歲做LDCT
鍾沛君疑肺癌今開刀 權威醫:一等親家族史及早篩檢
女性罹患肺癌人數 首度超過大腸癌
預防子宮頸癌 接種疫苗保護力有10年
排出血尿不會痛 卻可能是罹患這種癌
胃口差、吃不下以為感冒別輕忽 當心是胃癌警訊!
口腔、食道癌 男發生率比女多10-15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