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病患抗癌過程,常會發生癌症疼痛,以及因治療癌症產生的心理壓力等,恐嚴重影響生活品質,容易導致病人無法接受積極治療、或順利完成療程。台灣癌友常見3大迷思,包括好病人不該喊痛、不想使用嗎啡藥物而忍痛、越痛是否疾病惡化。
醫師指出,有時只是因未正確服用止痛藥、劑量不足,或是其他合併症出現,病人必須正確跟醫師描述疼痛性質,才能找出原因,協助治療疼痛。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副校長、台北榮總腫瘤醫學部藥物治療科主任楊慕華表示,早期癌症雖無症狀,但仍有3成患者會感覺到疼痛。
他說,一名40多歲男性,罹患早期縱膈腔淋巴癌,雖然約8至9公分的腫瘤不是很大,也沒有壓迫氣管,但仍感覺「胸口悶感」;且隨著病情進展,有75%的中晚期癌友會感覺疼痛,甚至30%會「嚴重疼痛」難以忍受,若加上治療疼痛,恐影響患者情緒、降低治療意願,產生惡性循環。
楊慕華表示,癌症疼痛包括背景持續性疼痛、突發性疼痛,慢性的背景持續疼痛可能長達3到6個月,需透過長效藥物控制;突發性疼痛則是「來得快去得快」,可能短短3分鐘達到最痛,但持續時間不長,約40分鐘後會逐漸不痛。但台灣民眾很會「忍痛」,時常痛到憂慮、睡不著,他呼籲現在治療疼痛方法多,病人不要忍痛,應詳細跟醫師表達疼痛。
新竹台大分院腫瘤部主治醫師陳敬左表示,突發性疼痛1天若超過3次必須要注意,此外臨床上常見3大迷思,包括「我想當好病人,不該喊痛?」、「嗎啡藥物會成癮,我忍一下?」、「越痛是疾病惡化?」疼痛治療好可提升生活品質,有助於抗癌;嗎啡藥物成癮率低,逐漸康復也有機會停用止痛藥;呼籲民眾應正確跟醫師描述疼痛,才能準確治療。
楊慕華表示,治療癌症疼痛目前有3種方式,包括藥物治療法、放射線治療、侵入性的神經阻斷法,其中藥物治療是目前最常使用的方法,而放射治療則常使用於骨頭轉移疼痛的緩解。
每年10月10日是世界疼痛日,台灣癌症基金會今年以「疼惜照顧重新出發」為主題,舉辦「疼息照護.從心出發」衛教講座,副執行長蔡麗娟表示,近年癌症治療進步,癌友存活率也提升,但癌症疼痛嚴重影響生活品質,造成心理挫折感、壓力憂鬱、負面情緒等,甚至有癌友放棄治療,如何克服排解,在抗癌路上才能有更大能量戰勝癌症順利康復,是十分重要的議題。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