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步全球!國輻中心新技術 6分鐘檢驗出10種癌症
國家同步輻射研究中心今天發表紅外線蠟吸附動力學影像數位技術(iR-WPK),只要6到15分鐘,就可以從病理組織切片及細胞樣品上變異的醣衣辨識癌細胞,可用來檢測結腸癌、乳癌、胃癌、口腔癌、卵巢癌、子宮頸癌、前列腺癌、皮膚癌、神經內分泌瘤及神經膠質母細胞瘤等10種癌症。即便是從良性到惡性之間的過渡階段,也就是癌前病變,也可檢測出來。這項技術已獲得我國和日本、美國及歐盟等多國專利。
國輻中心表示,iR-WPK技術獨步全球,目前已進入臨床驗證階段,包含高雄醫學大學附屬中和醫院、新竹馬偕紀念醫院、成功大學醫學院、台南奇美醫院、林口長庚紀念醫院,都與國輻中心合作進行癌症篩檢的臨床驗證。不久之後,民眾就能夠享受這項最新的科技。
國輻中心解釋,人體細胞表面覆蓋著大量的「醣分子結構」,如同裹著一層醣衣,這層糖衣是細胞與外界溝通的重要橋樑。細胞在癌化的過程當中,這層醣衣會產生結構變異,進而造成細胞的功能失調,最終導致人的死亡。因此這層糖衣可作為辨識癌細胞的標記,當糖衣開始出現結構性變化時,就是罹癌的重要警訊。
中心指出,目前醫學上常用的癌症篩檢技術,如組織病理分析法、質譜學法與酵素連結免疫吸附分析法,這些方法的前處理程序複雜,測定時間需數小時到數天,檢測結果也常有偽陽性與偽陰性等問題。且這些方法都是破壞性檢測,一旦分析過程失敗,就必須重新採集細胞組織。
國輻中心副研究員李耀昌說,iR-WPK技術有別其他檢測方式,首創以石蠟及蜂蠟作為顯影劑,來標示穿著變異醣衣的癌細胞,再利用同步輻射紅外光,以非破壞性檢測的方式掃瞄癌細胞,6到15分鐘就可以揪出零期的癌症及癌前病變。它的影像技術也解決傳統檢測方法的耗時、人工判讀及破壞檢體等缺點。
李耀昌說,iR-WPK技術不只可以篩檢癌症,還可以運用在腎臟病的診斷和預後評估。台灣長久以來有洗腎王國之名,而慢性腎臟病每年花掉健保高達513億元,蟬聯十大國病首位。國輻中心正與醫療單位開發iR-WPK技術在免疫性腎炎的治療和腎臟移植後的預後評估,成果有助慢性腎臟病防治。
延伸閱讀
同類文章
自費治癌 保單夠支付嗎?
台AI判讀肺癌影像突破 免人工標註3分鐘揪病灶
我需要進行「遺傳性癌症基因檢測」嗎?專家:3大特徵是罹癌高風險群
「癌症因子」藏在生活細節裡 過年期間不忘5大防癌好習慣
醫盼頭頸癌治療與國際接軌 許癌友新希望 頭頸癌復發 免疫治療盼見曙光
全癌基因檢測/張啟仁:先測基因再用藥療效最佳 應給付罕見基因
全癌基因檢測/柯道維:NGS準確性最重要 檢測基因數量不能太少
全癌基因檢測/楊志新:多基因檢測應建立模組 進行試辦計畫
全癌基因檢測/曾嶔元:NGS納健保 應至少選擇有藥用的基因
全癌基因檢測/梁逸歆:NGS涵蓋範圍越廣泛 愈能和國際接軌
全癌基因檢測/健保署擬給付NGS 近期廣徵意見
全癌基因檢測/賴俊良:使用現有模組 給付價不變最划算
全癌基因檢測/蔡麗娟:5成癌友願自費1~3萬元 進行基因檢測
NGS擬納健保給付 準確性是關鍵
台癌調查:77%病友不知NGS 憂心經濟負擔重
臨床實例:現有檢測遇瓶頸 醫師建議及早NGS
北市10大死因慢性病占7項!6種免費篩檢,你符合資格卻未利用嗎?
全癌基因檢測/基因檢測 3方面加強保密保資
全癌基因檢測/基因檢測有瓶頸 醫師建議及早NGS
全癌基因檢測/健保擬給付癌症次世代定序 關鍵在準確
全癌基因檢測/檢測基因 經濟負擔是病人最大考量
健保署:治療黑色素瘤、三陰性乳癌等新藥納健保給付
治療癌疲勞、預防偏頭痛 多款高價新藥最快三月納給付
癌症治療新曙光!輝瑞與國衛院簽訂精準醫療合作協議
癌症為何難治?研究揭致治療失敗和腫瘤復發原因
治癌品質有認證 「癌症診療品質認證醫院」名單出爐
口腔、食道癌 男發生率比女多10-15倍
女性罹患肺癌人數 首度超過大腸癌
篩檢除菌就能預防胃癌 衛福部考慮支持高風險群普篩
20歲女性每月要自我檢查一次!乳房超音波、X光攝影...各項檢查的費用比較
猜你喜歡
起初只是肩頸痛 婦人不抽菸、無家族史卻檢出罹肺腺癌
結婚2年老公就罹癌!陳月卿:癌症,是包裝很醜的禮物,為我們帶來了幸福感
吳孟達肝癌病逝/早期通常沒症狀 發生率、死亡率都很高的肝癌如何避免?
港星吳孟達肝癌去世 醫師建議國人盡早做這件事
港星吳孟達肝癌過世 醫:晚期發現大多撐不過一年
女大生吃藥調經期一年未改善 就醫才發現罹子宮內膜癌
抗癌成功的人都吃什麼?日名醫教你抗癌飲食8重點
洋蔥!夫為癌妻拜託醫生「這件事」 萬人暖哭:真的嫁對人
兩次罹癌,復發又骨轉移 歷經四次生死的奇蹟人生!
女性要保護好自己! 如何減少或避免子宮頸癌的發生? 醫:確實做好3件事
治胰臟癌新曙光! 中研院偕中醫大合成胜肽分子抑制轉移
經實驗認證!一張圖看懂該多吃的防癌食物金字塔
女子健檢發現甲狀腺結節不處理 5年後惡化為甲狀腺癌
北醫大AI助醫師3分鐘揪肺癌 成果登自然通訊期刊
兄弟皆肝癌逝,才發現自己是高危群!他依2準則,讓癌症晚10幾年才來報到
產官學攜手打造精準醫療 供六癌病友全方位基因檢測
自費治癌 保單夠支付嗎?
肺癌先行 次世代基因定序 擬納健保
兩男命運大不同 PSA升高=攝護腺癌?應定期追蹤保健康
北榮研究;免疫療法+口服抗病毒藥 治B肝肝癌更有效
台AI判讀肺癌影像突破 免人工標註3分鐘揪病灶
揮別癌症陰影擁抱人生夢想 崔咪:「可怕的不是死亡,而是沒有目標的活著。」
大腿骨痠痛 竟是攝護腺癌4期
30歲以上女性快做子宮頸抹片檢查 方馨:花不到6分鐘
每5位癌友就有1人死於營養不良! 癌症營養補充迷思大盤點
下背痛查出罹攝護腺癌 放射線治療助他恢復行動
擔心疫情不就醫!男腹痛掛急診 竟是大腸癌併發腸穿孔
我需要進行「遺傳性癌症基因檢測」嗎?專家:3大特徵是罹癌高風險群
國人罹癌時鐘加速!女性乳癌飆最快 醫籲定期檢查
愛吃牛肉、豬肉易罹大腸癌? 醫爆「超雷4習慣」當心短命
別以為不痛代表不嚴重 無痛性血尿3%至6%為癌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