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記者劉惠敏/報導】
胃腸道基質瘤(GIST)的治療,目前以手術配合標靶藥物治療,針對復發、轉移,或無法切除乾淨、無法切除的腫瘤,國內已有兩類標靶藥物,可分別在一、二線治療獲健保給付。
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醫院胃腸及一般外科主治醫師莊捷翰說,要根治胃腸道基質瘤,目前最好的方式是手術完整切除腫瘤。但如果腫瘤惡性度大、復發轉移機率高,也有的在手術前即已轉移,則必須輔以標靶藥物治療。
如果是轉移的腫瘤,目前健保第一線給付標靶藥物基利克(Glivec),可作用於阻斷致癌蛋白質信號,停止癌細胞生長,治療失效時,則有加量基利克,以及第二線用藥即另一標靶藥物紓癌特(Sutent)兩種選擇。
基利克用藥超過4顆時,會提高出現嚴重副作用的可能,包括白血球降低、惡心、嘔吐、拉肚子;而紓癌特(Sutent)的有效率約有4成,對東方人副作用較大,可能會產生手足脫皮、無力、食欲不振等副作用。
💪更多健康推薦
‧年輕夫妻買900萬房月付2.5萬貸款 七年後含淚脫手:還是租屋幸福
‧她把家裡「衣物收納箱全丟光」獲4大好處:有益健康又省錢
‧茶葉可去除水中有毒重金屬 研究揭這樣泡茶達到的效果最好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