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記者詹建富/台北報導】
為減輕血癌病患接受骨髓穿刺或切片的痛苦,台大醫院利用磁振造影掃描,偵測骨髓內血流灌注的參數變化,可準確地評估急性骨髓性白血病患治療預後及存活率,使血癌治療成效可以「看得見」。
台大醫院影像醫學部主任施庭芳表示,這項全球首創以影像掃描診斷血癌的技術,未來可望擴及肝癌臨床應用,及其他抑制血管新生標靶藥物的新藥評估,前景可期。
台大醫學院內科教授田蕙芬指出,國內每年新增500名急性骨髓性白血病患者,並以成人居多,這類患者以往必須依賴骨髓穿刺或切片檢查,評估治療效果;但無論骨髓穿刺或切片,病患都須承受相當的疼痛,而透過影像診斷,具有快速、不具侵入性、可重複測量等優點,也可讓醫師及早知道用藥效果。
施庭芳指出,癌細胞與新生血管就像種子與土壤的關係,骨髓性白血病患者的骨髓內也有異常血管新生現象,但骨髓本身被骨骼和髓腔內骨小樑重重包圍,形成密閉空間,要測量血流量並不容易。
經過5年研究,台大研究團隊終於突破萬難,成功以磁振造影掃描取得人體骨髓血流灌注的影像圖譜,發現骨髓血流灌注在男女間有極大差異,且血流量在20至40歲為最高峰,隨後逐年下降,並發現血癌病患的骨髓血管新生速度,是同年齡同性別者5倍以上。
施庭芳進一步建立分析模式,患者只須接受少量顯影劑注射,及不到5分鐘的影像掃描,就可獲得骨髓血流變化參數,成為全球第一個有效評估血癌病患骨髓血管新生的影像指標。
此一研究成果去年8月發表在國際著名醫學期刊「血液」 。
這套模式也可運用在其他癌症的偵測和診斷,例如肝癌病患的治療評估及後續追蹤,在病患接受治療第2至7天,若從肝臟腫瘤的血流變化,也可確知其預後效果,不過,若要以這套影像技術作為肝癌高危險群的早期篩檢,基於成本考量尚無法大量推廣。
【2009/01/15 聯合報】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