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人基因大數據 客製化治癌
透過大數據算出治療癌症最精準的對策,是醫界努力的目標。永齡基金會創辦人郭台銘昨天宣布與台大、美國南坦集團合作,建立華人基因大數據,未來將以人工智慧運算,算出一名癌症患者最適合的治療方式,提供客製化治療,預計二○二○年投入台大癌症醫院相關研究。
美國總統歐巴馬去年提出「精準醫學」概念,美國副總統拜登日前在社會公益高峰會指出,美國癌症登月計畫與台灣、加拿大、中國、德國等合作。由永齡基金會、台大及南坦集團合作的「二○二○攻克癌症登月計畫」,將台灣樣本納入華人基因大數據,打造抗癌平台,輔以高速運算系統,將抗癌提升到預防層次。
郭台銘表示,鴻海集團將在台大水源校區興建高速運算中心,啟用後能提供比一般運算系統快上千倍的速度,將是全球前十大、全台第一座高速運算電腦。未來可針對癌患的DNA序列、影像及生化檢驗數據等,與華人基因資料庫比對分析,找出最適合癌患的治療。
南坦集團創辦人黃馨祥指出,亞洲人基因與歐美不同,肺癌和肝癌在亞洲相較普遍,且抗癌藥物也可能隨人種差異而有不同成效,華人獨特的基因序列導引出專屬的治療方式,此計畫會進行臨床試驗,發展預防性癌症疫苗及個人化治療藥物,用新免疫療法搭配化療藥物,將癌症轉變成可治療的慢性病。
台大癌醫中心醫院院長鄭安理表示,國內有中研院的台灣人體生物資料庫、健保資料庫廿年來累積資訊等,可作為大規模華人基因大數據的基礎。
推薦閱讀
延伸閱讀
同類文章
我需要進行「遺傳性癌症基因檢測」嗎?專家:3大特徵是罹癌高風險群
「癌症因子」藏在生活細節裡 過年期間不忘5大防癌好習慣
醫盼頭頸癌治療與國際接軌 許癌友新希望 頭頸癌復發 免疫治療盼見曙光
全癌基因檢測/張啟仁:先測基因再用藥療效最佳 應給付罕見基因
全癌基因檢測/柯道維:NGS準確性最重要 檢測基因數量不能太少
全癌基因檢測/楊志新:多基因檢測應建立模組 進行試辦計畫
全癌基因檢測/曾嶔元:NGS納健保 應至少選擇有藥用的基因
全癌基因檢測/梁逸歆:NGS涵蓋範圍越廣泛 愈能和國際接軌
全癌基因檢測/健保署擬給付NGS 近期廣徵意見
全癌基因檢測/賴俊良:使用現有模組 給付價不變最划算
全癌基因檢測/蔡麗娟:5成癌友願自費1~3萬元 進行基因檢測
NGS擬納健保給付 準確性是關鍵
台癌調查:77%病友不知NGS 憂心經濟負擔重
臨床實例:現有檢測遇瓶頸 醫師建議及早NGS
北市10大死因慢性病占7項!6種免費篩檢,你符合資格卻未利用嗎?
全癌基因檢測/基因檢測 3方面加強保密保資
全癌基因檢測/基因檢測有瓶頸 醫師建議及早NGS
全癌基因檢測/健保擬給付癌症次世代定序 關鍵在準確
全癌基因檢測/檢測基因 經濟負擔是病人最大考量
健保署:治療黑色素瘤、三陰性乳癌等新藥納健保給付
治療癌疲勞、預防偏頭痛 多款高價新藥最快三月納給付
癌症治療新曙光!輝瑞與國衛院簽訂精準醫療合作協議
癌症為何難治?研究揭致治療失敗和腫瘤復發原因
治癌品質有認證 「癌症診療品質認證醫院」名單出爐
口腔、食道癌 男發生率比女多10-15倍
女性罹患肺癌人數 首度超過大腸癌
篩檢除菌就能預防胃癌 衛福部考慮支持高風險群普篩
20歲女性每月要自我檢查一次!乳房超音波、X光攝影...各項檢查的費用比較
紅脣族口腔黏膜篩檢有用嗎? 過來人這麼說....
國衛院化療複方SLOG 治胰臟癌 存活期延長2倍
猜你喜歡
抗癌成功的人都吃什麼?日名醫教你抗癌飲食8重點
起初只是肩頸痛 婦人不抽菸、無家族史卻檢出罹肺腺癌
結婚2年老公就罹癌!陳月卿:癌症,是包裝很醜的禮物,為我們帶來了幸福感
經實驗認證!一張圖看懂該多吃的防癌食物金字塔
兄弟皆肝癌逝,才發現自己是高危群!他依2準則,讓癌症晚10幾年才來報到
洋蔥!夫為癌妻拜託醫生「這件事」 萬人暖哭:真的嫁對人
大腿骨痠痛 竟是攝護腺癌4期
下背痛查出罹攝護腺癌 放射線治療助他恢復行動
兩次罹癌,復發又骨轉移 歷經四次生死的奇蹟人生!
女子健檢發現甲狀腺結節不處理 5年後惡化為甲狀腺癌
揮別癌症陰影擁抱人生夢想 崔咪:「可怕的不是死亡,而是沒有目標的活著。」
兩男命運大不同 PSA升高=攝護腺癌?應定期追蹤保健康
別以為不痛代表不嚴重 無痛性血尿3%至6%為癌症
懷特報喜!癌因性疲憊症新藥3月納健保 嘉惠乳癌患者
每5位癌友就有1人死於營養不良! 癌症營養補充迷思大盤點
六旬翁追蹤慢性C肝 及早發現肝癌腹腔鏡手術切除
北榮研究;免疫療法+口服抗病毒藥 治B肝肝癌更有效
我需要進行「遺傳性癌症基因檢測」嗎?專家:3大特徵是罹癌高風險群
擔心疫情不就醫!男腹痛掛急診 竟是大腸癌併發腸穿孔
愛吃牛肉、豬肉易罹大腸癌? 醫爆「超雷4習慣」當心短命
全癌基因檢測/蔡麗娟:5成癌友願自費1~3萬元 進行基因檢測
「癌症因子」藏在生活細節裡 過年期間不忘5大防癌好習慣
美女醫師提醒:口腔潰瘍2周內可癒合 菸檳榔小心口腔癌
醫:糖尿病患罹乳癌風險比一般人高40%
坂本龍一公開確診直腸癌 研究證實這樣吃減少罹癌風險
乳癌細胞為何轉移到肺?中研院破解機轉帶來治療曙光
國人罹癌時鐘加速!女性乳癌飆最快 醫籲定期檢查
臨床實例:現有檢測遇瓶頸 醫師建議及早NGS
抗SARS醫因肝癌逝世15年 女兒撰書憶父籲全民定期篩檢
NGS擬納健保給付 準確性是關鍵
台AI判讀肺癌影像突破 免人工標註3分鐘揪病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