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藥性是治療癌症過程的一大麻煩,成大與加拿大團隊合作發現人體中蛋白質「膠溶子(Gelsolin)」片段是造成抗藥的關鍵,若能抑制就可解決抗藥性,縮短治療時間。
這項研究已進行十餘年,團隊最早是從癌症患者發現膠溶子片段與癌細胞的關聯,經長期研究確定兩者之間的機轉。研究成果最近刊登在美國國家科學研究院院刊。
成大口腔所教授謝達斌表示,過去癌症研究都重著開發新藥,事實上抗藥性才是癌症治療最大的難題之一;膠溶子片段會影響癌細胞的凋亡,使癌症患者化療時產生抗藥性,膠溶子片段愈多、抗藥性愈強。
團隊指出,這種蛋白質存在人體的細胞與血液中,具有調控細胞成形與移動等功能。經動物與臨床癌症檢體實驗證實,對化療藥物不敏感者,膠溶子片段數量比敏感者約多一點五倍,如果實驗老鼠這種蛋白質較多,腫瘤在化療時也不易消失。
謝達斌表示,治療癌症時容易產生抗藥性,而且不只一種藥物有抗性,造成效果不佳;若增加用藥劑量,則會影響正常細胞,造成醫師用藥困擾。
謝達斌表示,透過這項重要發現,未來癌症患者治療前可先測量膠溶子片段多寡,即能預測化療效果,更較精準掌握劑量,同時利用其特性開發結合化療藥物的新藥,降低人體的抗藥性,增進化療效果。
團隊成員王佩文表示,人體內膠溶子片段的多寡,與年紀與體重等因素並無關聯,可能是先天或後天環境影響造成。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