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晚報╱記者李樹人整理,諮詢醫師/林口長庚醫院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張文震】
問:我外公今年78歲,他是晚期腎臟癌患者,癌細胞轉移到肺部,體重持續下降,最近只剩52公斤。在治療過程中,醫師建議免疫療法,不過,副作用相當大,一直出現類似重感冒症狀。因為身體不適,副作用太強,讓外公痛苦到無法繼續接受治療,想問有其他的治療方式嗎?(高雄市,出納、29歲,王小姐)
答:傳統治療晚期腎臟癌,大多是以「介白素」、「干擾素」的免疫療法為主,副作用就像讀者的外公所經歷的差不多,容易出現類似重感冒或敗血症的症狀。
目前健保有針對免疫療法失效的病患,給付兩種一線標靶藥物治療腎臟癌,但兩種一線標靶藥物還有副作用,容易出現手足皮膚症候群、腹瀉、疲倦和噁心等不適症狀,甚至影響患者的生活品質。
根據統計,晚期腎臟癌病患使用第一線標靶藥物治療後,疾病無惡化的存活期平均為11個月,也就是,絕大部分病人在用藥一段時間之後,會產生抗藥性。
今年衛生署核准第二線標靶口服藥物上市,晚期腎臟癌病患在使用第一線標靶藥物失敗後,可選擇使用二線口服藥物。國外臨床研究顯示,和對照組比較,二線藥物可以降低67%的疾病惡化風險。不過,讀者的外公是否適合接受標靶藥物治療,仍需視病情狀況而定,建議先詢問主治醫師的意見。
欲問診者寫下姓名、病症、年齡和職業,寄到uen.money@udngroup.com.tw電子信箱或傳真(02)8692-5832
‧55歲銀行員繼承2300萬遺產「光速退休」短短五年全家陷錢不夠用危機
‧「早餐香蕉減肥法」沒效?減重教練揭2正確吃法: 瘦了10公斤
‧你可能一直用錯了!「萬用」小蘇打粉其實不能用在這些地方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