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記者喻文玟/台中報導】
大腸、迴腸也能發聲?五十一歲的賴金田罹患喉癌,食道、聲帶都切除,從此無法進食也不能言語;六年前,醫師陳弘基利用賴的大腸、迴腸,為賴重建食道、聲帶,讓賴擺脫「無聲世界」。
賴金田昨天分享食道、聲帶重建經過,說話聲音顯得沙啞且有點吃力,乍聽感覺像「好幾隻青蛙在共鳴」,但他唱起簡單的生日快樂歌,「嗓音」獨到。
賴金田原本是汽車業務員,高中畢業就染上菸癮,「一天抽兩包菸」,也愛喝酒,應酬唱歌樣樣來。十年前,聲音漸漸沙啞不以為意,直到有一天完全發不出聲,診斷罹患咽喉癌。
失聲又無法進食的賴金田,靠筆談向醫師求助「只要能讓我吃東西就好」,中國醫藥大學整形外科主治醫師陳弘基因此嘗試用大腸、迴腸為賴重建食道、聲帶。
陳弘基說,人體的大腸直徑約四公分,迴腸兩公分,大腸寬度和食道差不多;迴腸有縐折加上迴腸瓣,空氣通過迂迴腸道,也可以產生共鳴,發出約一百六十赫茲的聲音頻率,正常男性約一百八十赫茲。
「我們的聲音很特別,如果類似的病友組成合唱團,會是很有趣的病友會!」賴金田說,咽喉中央還有一個廔口,空氣會從廔口進入,說話時必須捏緊脖子,不要讓空氣跑掉「漏風」,平常就像一般人一樣用口鼻呼吸。
迴腸瓣經過空氣摩擦會乾澀,所以要不斷喝水,否則會很吃力。
「現在只能唱簡單的歌,不能再盡情高歌了!」賴金田說,失去聲音後工作也丟了,很珍惜現在的食道、聲帶,「一年後,醫生才准許試著講話,四、五年沒講過話,都覺得自己是啞巴。」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