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記者胡宗鳳/台中報導】
甲狀腺癌,目前仍以手術治療為主,但有不少患者擔憂手術會導致聲音沙啞等副作用,一拖再拖。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乳房暨甲狀腺外科主任姚忠瑾昨天說,如今運用喉返神經監護系統,能讓副作用降到最低。
妙忠瑾說,許多病人一拖再拖,其實並不是不想趁早治療,而是擔心術後併發症。這當中,最為大家在意且較常見的便是聲音沙啞無力、及傷口不美觀等問題。
姚忠瑾也說,約七成喉返神經有分枝,錯綜複雜且十分精細,尤其是腫瘤特別大、發炎厲害造成嚴重沾黏,以及2次以上重開手術的個案,對於醫生來說,要精準找出每一條神經且小心保存,不但困難度提高且手術時間拉長,也會使神經損傷機會增加。
他表示,還好有喉返神經監護系統,再搭配特殊的手術器械,能夠將傷口控制在3.5公分內,並給予神經做出最精準的定位,提高手術的安全性及讓病人的癒後更佳。
姚忠謹說,迷你甲狀腺手術不但比傳統手術的傷口美觀,同時透過喉返神經監護系統,能讓風險性降至1%之下,不過由於耗材屬於單次使用,健保尚無給付。
【2010/04/21 聯合報】
💪更多健康推薦
‧55歲銀行員繼承2300萬遺產「光速退休」短短五年全家陷錢不夠用危機
‧「早餐香蕉減肥法」沒效?減重教練揭2正確吃法: 瘦了10公斤
‧你可能一直用錯了!「萬用」小蘇打粉其實不能用在這些地方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