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記者修瑞瑩/台南市報導】
成大醫院胸腔外科前主任吳明和臨床調查發現,嘉南沿海地區胸腺癌發生比率,比其他地區明顯多二到三倍,且多發性癌症患者也偏高,懷疑與嘉南沿海地區早年飲用的地下水遭砷汙染有關。
嘉南沿海地區包括台南縣北門、學甲、安定鄉及嘉義縣義竹、布袋等鄉,因早期沒有自來水,居民均挖井取水,而地下水遭砷汙染,導致當地出現大規模烏腳病患,這種狀況直到改用自來水後才獲改善。
吳明和表示,砷和胸腺癌之間是否有直接的致病機轉,仍待進一步流行病學調查。不過目前有些流行病學研究顯示,砷與癌症的發生確有關連,其中皮膚癌與膀胱癌的關連最為明顯,其他包括腎盂癌、肺癌及肝癌,也都有關係。
吳明和為南部地區胸腔外科權威,曾任成大醫學教授現已退休。他蒐集成大醫院近廿年胸腺腫瘤病例共兩百零七例,其中七十八例為惡性胸腺癌,比率約為百分之〺八,與國內其他醫學中心或其他國家相比明顯偏高。
吳明和表示,為什麼嘉南沿海地區發生胸腺癌的比率偏高,過濾病患生活習慣及家族遺傳,看不出特殊原因,因此懷疑與當地早年的水質有關。
新聞辭典/胸腺癌 「隱形」殺手
胸腺癌是長在前縱膈腔的癌症,約在心臟的前上方,初期症狀不明顯,加上X光檢查時常被心臟遮住,發現時多為末期,相對痊癒的機率降低,發生年齡平均五十多歲。
症狀包括胸悶、咳嗽、痰中有血絲等,目前的治療仍以手術配合化療為主,發生原因並不清楚。
【2010/03/09 聯合報】
‧50歲主婦「捨棄電鍋和熱水壺」一器具包辦煮飯燒水:清潔超輕鬆
‧為什麼廁所總有味道?臭味不散5來源 這樣清潔有效排除異味
‧醫實測「三餐吃魚」血脂出現驚人變化!嫌麻煩可買一物便宜又方便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