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東醫院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亞東醫院
新聞報導體育主播傅達仁遠赴瑞士尋求安樂死,原因是罹患胰臟癌,被醫生宣判末期,只剩2個月壽命。安樂死本身固然是一項值得多方探討的醫學倫理議題,然而胰臟癌對於臨床醫師的考驗往往是最棘手的癌症之一,也是不爭的事實,難道胰臟癌真的讓人束手無策嗎?
胰臟是人體唯一同時具備內分泌(分泌胰島素及昇糖素,以調控人體的血糖恆定)及外分泌(分泌胰液消化酵素,以分解食物中的醣類、蛋白質與脂肪)的器官。它在上腹部中央深處,位處「後腹腔」的地方,這導致胰臟癌的篩檢極為不易,且早期症狀也不明顯,通常僅是反胃、消化不良、疲倦、食慾不佳等不具特異性的症狀。當胰臟癌逐漸長大,造成膽管阻塞會有黃疸、皮膚搔癢等情形,或是逐漸往週遭組織的神經系統侵犯時,會有隱約背痛或上腹疼痛的症狀;一旦這些症狀出現,往往都是局部晚期甚至已經發生遠處轉移了。
根據最新一期(2017年12月出版)的2015年癌症登記報告,台灣的胰臟癌發生率,每十萬人口約有7人,男性多於女性,發生年齡中位數約65-70歲之間。根據統計,胰臟癌的罹患風險,確實與空腹血糖相關:平均空腹血糖每上升10 mg/dL,胰臟癌的罹患風險就上升14%;其他包括遺傳、菸酒、肥胖、高血糖、糖尿病、和慢性胰臟炎者,都屬於胰臟癌的高風險族群。
醫師通常根據臨床分期來決定胰臟癌的治療方式,然而不管如何治療,積極的營養照護與支持性照顧都是必要的,唯有足夠的體力與營養才能讓病人面對任何治療。早期胰臟癌指的是第1期與第2期胰臟癌,意指腫瘤尚未波及鄰近的神經血管組織,此時最具勝算也是唯一能夠根除腫瘤的治療方式就是直接手術切術,也就是著名的「惠氏手術(Whipple Surgery)」。手術過程極為複雜,術後死亡率約10%-20%,併發症將近30%以上,而且術後的腫瘤復發率極高,若沒有給予任何術後輔助性治療,半數以上都會復發!因此,雖然胰臟癌接受手術切除後,腫瘤已經完全被切除,外科醫師常常會讓病患給腫瘤專科醫師再次評估,是否接受術後輔助性治療。
若檢查發現腫瘤已擴及鄰近的淋巴結,這就是所謂的臨床第3期,或是稱之為「局部晚期胰臟癌」,此時常常需要多專科團隊的治療方式,尤其是術前/術後的化學治療或同步化學放射治療,以期手術可以完整將腫瘤切除,並減低日後腫瘤復發的風險。
若是已經轉移至肝臟、腹內臟器、骨頭、肺部或其他器官,就是臨床第4期,此時疾病已無法根治,必須靠全身性的化學治療以控制腫瘤的生長及擴散。此時的化學治療藥物,可依病患的臨床狀況,選擇單一或多種組合藥物方式治療。最近5年以來,對於胰臟癌的藥物治療已有更多的選擇,包括健保給付的健澤(Gemcitabine)、白金(Cisplatin, Carboplatin)、有利癌(5-FU)、愛斯萬膠囊(TS-1),或是自費選擇的奈米微粒紫衫醇(Albumin-bound Paclitaxel)、傳統喜樹鹼(Irinotecan)或微脂體喜樹鹼(Liposomal Irinotecan)、歐力普(Oxaliplatin)、得舒緩(Erlotinib)等,本院都已經引進,病患應與臨床醫師多做溝通,選擇對病情最有利的治療。
若是腫瘤造成局部的症狀,例如:骨頭轉移的疼痛、特定轉移部位(腹腔或淋巴結)造成的疼痛或壓迫,難以藉由化學治療達到良好的改善時,則局部放射治療也是治療選項之一。放射治療的範圍往往不是「痛哪裡、電哪裡」,而是要經放射治療專科醫師評估,放射治療所帶來的好處與對週遭組織潛在的副作用傷害,權衡利弊之後所做的醫療決策。
若罹患胰臟癌,病患常會被告知「腫瘤指數偏高」,這個腫瘤指數(或是有人稱做癌指數)特別指的就是CA 19-9。若在診斷胰臟癌的同時,就發現異常的CA 19-9數值,這個數值往往與臨床病情有所關連:數值愈高,腫瘤的惡性度與整體腫瘤負荷(Tumor Burden)愈高。但要說明的是,某些特定血型的病患(路易士血清型陰性,Lewis Antigen Negative),會因為體內的血球上缺少特定分子結構,使得其CA 19-9無法被定量,CA 19-9檢驗值因而呈現偽陰性。相反地,某些臨床狀況,會使得體內CA 19-9數值異常地升高,造成檢驗值呈現偽陽性,像是膽道結石、膽道阻塞或是膽道感染等。因此,腫瘤指數數值的臨床意義,仍需經由腫瘤專科醫師綜合許多臨床狀況做判斷。
綜上所述,「胰臟癌」的嚴重度可大可小,最重要的仍是要經由腫瘤專科醫師實際評估病患的臨床狀況,並給予合適的治療。胰臟癌不論能不能夠手術切除,都不再像以往那樣的令人束手無策。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