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人陰囊大小不一,女友機警揪出癌變徵兆。一名女性在親密關係中發現男友的陰囊大小不同、左側陰囊近半年逐漸增長成拳頭般大,走路都成了外八字,堅持陪同就診進行超音波檢查,果真發現重達950公克腫瘤,且癌細胞已擴散至精索、附睪、週邊血管、鼠蹊部與腹腔,顯示已達晚期。
多數癌症好發於中老年族群,但根據衛福部國健署公布的最新癌症登記資料顯示,睪丸癌的發生年齡中位數僅30歲、死亡年齡中位數不過39歲。
書田診所泌尿科主任周固解釋,因為睪丸癌的型態約半數為精細胞瘤,產自生殖細胞,因此自兒童青少年發育時期就開始有越來越多睪丸癌病例,但其他年齡層同樣有風險,有的人超過60歲罹病,有的小至嬰兒期就有睪丸癌。
周固表示,睪丸癌發生原因尚不明確,有家族史、患有不孕症、隱睪症者的發生率較高,隱睪症患者的罹癌風險高出常人10至20倍之多。睪丸癌初期大多無感,常見的外顯症狀是睪丸兩側大小不一致、腫大、沉重感、疼痛或變硬,部份人會出現陰囊水腫、淋巴腺腫大,建議男性沐浴時多加留心,情人也可以在親密關係時注意對方的身體外觀變化。
在治療方面,周固說明,懷疑有癌症時,多會採用根除式切除手術作病理診斷,確診為癌症後,再以電腦斷層、核磁共振掃描瞭解侵犯程度與期別,視病情進行放射線治療與化學治療。目前研究顯示,睪丸癌對化療十分敏感有效,即使發生轉移也有機會治療,以精原細胞瘤為例,早期接受手術、放療與化療,五年存活率達98%,晚期則約為35至75%。但他提醒,放療與化療可能影響生育能力,建議提前進行精液保存,以留有生育機會。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