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縣一名八旬老翁因陰莖紅腫、解尿不順而就醫,醫師發現他包皮過長,有發炎合併蓄膿情形,最後診斷出罹患陰莖癌,所幸腫瘤尚未侵犯鼠蹊部淋巴結,最後開刀將陰莖切除。
國立成功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斗六分院泌尿科醫師高耀臨今天召開記者會表示,這名患者因包皮過長,藏汙納垢已久,求診時有嚴重異味,且合併有黃褐色液體滲出。
由於老翁有局部發炎合併蓄膿情形,因此高耀臨先開立消炎止痛藥物協助患者緩解症狀,並安排包皮背側切開手術,以進一步評估病況,同時加強發炎感染控制。
手術結果,發現患者包皮裡不只藏汙納垢,還有許多潰爛的壞死組織及疑似腫瘤的塊狀物,切片病理報告竟是陰莖癌。
所幸腫瘤尚未侵犯至鼠蹊部淋巴結,經院方施以陰莖全切除手術及尿道重建手術後,目前仍持續追蹤治療中。
高耀臨指出,陰莖癌在已開發國家中並不多見,好發年齡約為60多歲,致病因子包括:包皮過長、局部衛生不佳、包皮垢堆積、反覆包皮龜頭發炎等。此外,抽菸、人類乳突狀病毒相關的性病感染、乾燥閉塞性龜頭炎也是可能的原因。
他說,男性若因包皮過長而導致局部衛生不佳,經常反覆發炎,應考慮接受包皮環切手術,也就是俗稱的「割包皮」來保持衛生。
高耀臨表示,陰莖屬於男性較私密的部位,加上我國民風保守,許多患者一開始總是諱疾忌醫,直到症狀明顯而無法承受時才尋求協助。他建議,如有疑慮就應及早接受診察,切勿聽信偏方或民俗療法,以免延誤病情。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