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檢報告沒紅字,健康就沒問題嗎?大數據分析找死角
美兆連鎖健檢診所年平均健檢人次:60000人(含北、中、南)
平均預約等候時間:二周
平均健檢費用:採會員制,個人入會費22000元(含一次健檢),之後每次健檢約6000-9888元。
正值壯年的裕隆企業董事長嚴凱泰,日前因食道癌過世,年僅54歲,消息傳出讓許多民眾感到訝異。名人猝逝或因病過世,通常都會引發一些效應,正如45歲的商務人士方先生,因為時常在外社交應酬,在看到嚴凱泰過世消息後,也覺得應該要好好做一次全身健檢,看看身體是否有些潛在疾病,最好能夠及早治療。
但方先生上網比較了各大醫院、琳瑯滿目的健檢項目,不但發現不知該如何選擇,而且還所費不貲,部分高階影像健檢甚至上看10萬元,高昂費用讓他望之卻步,好不容易找到一家符合自己需求的健檢醫院,打電話去諮詢,卻發現要排到明年5月之後,讓他直呼「沒想到健檢這麼熱門!」
會員制健檢 不必排隊久候
台灣土生土長的「美兆國際健康管理機構」在台灣共有4家診所,都是專業健檢機構。與一般醫院、診所最大的不同是,這裡提供健檢服務與醫療諮詢,並採會員制度,讓健檢民眾不必排隊、不必久候,做完檢查當天就可取得報告。
「由於只做健檢,光在台北旗艦診所,一天可高達180人進行健檢。」美兆總院長朱大維說,目前美兆健檢診所的會員人數高達70萬人,當然不是每人每年都必須做健檢,但美兆提供服務快速,讓民眾不必等太久、提前二周就能預約服務。
檢查動線流暢 當天就看報告
到一般醫院健檢除了要提前幾個月預約,在健檢時可能也會遇到「塞車」而需久候的狀況。同時具有工業工程博士學位的朱大維說,美兆健檢流程經過特殊設計,打造合適的動線,由於基本健檢共20多站,受檢民眾只需一站站前進、接受檢查,不用再回頭等候。
如此動線設計也大幅壓縮健檢時間,「在有些醫院健檢,有時需兩天一夜才能完成,等報告還要等上好幾個星期。」這些過程在美兆只需四小時,民眾從報到、換衣,完成20站、100項以上的健檢項目,最後聽醫師分析身體狀況、等報告,全部只需4個小時。
提供轉診服務 檢後提醒追蹤
美兆僅提供健檢服務,若檢測發現異常,多年前就開始提供轉診服務。朱大維說,健檢若發現問題,會先詢問民眾想要去哪些醫院做進一步檢查與治療,由美兆診所的醫師開立轉診單,協助轉診。
但他也坦言,很多民眾拿到報告之後「只擔心個兩、三天」,接下來可能就因為生活忙碌而忘了進一步就醫,因此診所也有提醒服務,由護理師定期打電話追蹤,希望檢測出現紅字的民眾,能在三個月內就醫求診。
累積龐大資料
大數據資料庫 建立預防醫學指標
深耕健檢行業20多年來,美兆累積了70多萬會員健檢資料,「甚至有人每年都來做,做了20多次健檢」,而這些數據累計成為大資料庫,隨著電腦分析科技日益發達,美兆近年也可以從民眾健檢數據中,預測未來疾病風險,找出健康死角。
「健檢報告完全沒有紅字,健康就沒有問題嗎?」朱大維舉例,若健檢報告都沒有紅字,但從同一個人近三年的健檢報告,若發現有三酸甘油脂、血糖、腹圍等細微變化,就可能預測他未來罹患糖尿病的風險,而美兆的大數據資料庫中,分析出35個可能讓壽命減少的因子,這些數據也是預防醫學的最好指標項目。
延伸閱讀
同類文章
「化學治療藥物」常見副作用有哪6種? 藥師告訴你該如何處理
牙齒不健康增癌風險!權威期刊:胃癌、食道癌風險飆升50%
連資深護理長都差點錯過肺癌黃金治療期!醫師:關於健檢,大多數人都輕忽一件事
罹癌8成在50歲以後!研究證實8種癌都能靠一件事降風險
如果得了癌症,該不該動手術?手術會不會更糟糕?
賈伯斯死亡之謎?揭開神經內分泌腫瘤神秘面紗 身體有這些情況都是警訊!
為什麼得癌的偏偏是你?研究腫瘤50年的專家說:因為你沒注意這些事!
2癌友就有1人發炎影響存活率 這6指標中3項要小心
一人得肺癌,全家要當心! 家庭成員誰得肺癌你最危險?答案出人意料
治癌可能不孕 民團首創資訊平台保生育選擇權
早期肝癌存活率 最新統計嘉基領先全國平均值
免疫療法給付再放寬 適用五成泌尿道上皮癌患
關於癌症迷思!進行癌症篩檢有壞處嗎?
為什麼人會罹患癌症?癌症醫的真心話點出關鍵
癌症如同身體慢性發炎 醫指3關鍵避免身體養成「易癌體質」
罹癌想生育 冷凍精子成功做人
「做越詳細的癌症檢查,越能找出疾病?」癌症醫師的真心話:你該知道的2種篩檢壞處
「沒想到我也會是死亡候選人」台大教授的罹癌懺悔:這樣吃竟養出4公分腫瘤
40年不變!肺、肝癌蟬聯癌症死因前兩位
癌症稱霸十大死因之首38年 多集中在55歲以上族群
突然胃脹、血糖不穩定要留神! 糖尿病患者得這個癌的機率比正常人高2倍
顏清標四兄弟皆罹癌!癌症真的會遺傳嗎?
新型冠狀病毒很可怕?這個病毒更該小心,5%的癌症與它有關
癌症時鐘快轉16秒 大腸癌連12年居首
乳癌發生率居冠 晚婚晚生有影響
癌症人口續增 生活型態與老化所致
影/癌症發生人數攀升 女性乳癌奪發生率之冠
疫情衝擊 癌篩人數掉2成 國健署擬將篩檢搬進千人企業
這四種癌篩CP值最高 可降7成死亡率
癌症時鐘快轉16秒 大腸癌連12年蟬聯十大癌症之首
猜你喜歡
大腸癌如何預防?《JAMA》千萬人研究:多吃3類食物
35歲女背酸痛竟是乳癌骨轉移 醫師提醒輕熟女注意
女大生吃藥調經期一年未改善 就醫才發現罹子宮內膜癌
港星吳孟達肝癌去世 醫師建議國人盡早做這件事
邰肇玫:癌後愛上自己的每一面 才能幫人打氣
治胰臟癌新曙光! 中研院偕中醫大合成胜肽分子抑制轉移
自費治癌 保單夠支付嗎?
結婚2年老公就罹癌!陳月卿:癌症,是包裝很醜的禮物,為我們帶來了幸福感
吳孟達肝癌病逝/早期通常沒症狀 發生率、死亡率都很高的肝癌如何避免?
女性要保護好自己! 如何減少或避免子宮頸癌的發生? 醫:確實做好3件事
兩次罹癌,復發又骨轉移 歷經四次生死的奇蹟人生!
陳昇爆患口腔癌 醫警示:嘴破逾2周未癒已響起罹癌警訊
港星吳孟達肝癌過世 醫:晚期發現大多撐不過一年
乳房攝影篩檢比生小孩還痛? 她不信謠言親身實測
產官學攜手打造精準醫療 供六癌病友全方位基因檢測
抗癌成功的人都吃什麼?日名醫教你抗癌飲食8重點
起初只是肩頸痛 婦人不抽菸、無家族史卻檢出罹肺腺癌
癌症精準醫療計畫 6種癌患可望免費基因檢測
經實驗認證!一張圖看懂該多吃的防癌食物金字塔
女子健檢發現甲狀腺結節不處理 5年後惡化為甲狀腺癌
30歲以上女性快做子宮頸抹片檢查 方馨:花不到6分鐘
兄弟皆肝癌逝,才發現自己是高危群!他依2準則,讓癌症晚10幾年才來報到
你是口腔癌高危險群嗎? 口腔癌前病變黏膜異常愛注意
別以為不痛代表不嚴重 無痛性血尿3%至6%為癌症
洋蔥!夫為癌妻拜託醫生「這件事」 萬人暖哭:真的嫁對人
久沒愛愛不用做抹片?國健署破迷思
腳麻、背痛竟是腎癌轉移!專家建議打擊癌細胞有效方法
兩男命運大不同 PSA升高=攝護腺癌?應定期追蹤保健康
肺癌先行 次世代基因定序 擬納健保
擔心疫情不就醫!男腹痛掛急診 竟是大腸癌併發腸穿孔
大腿骨痠痛 竟是攝護腺癌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