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晚報╱記者黃玉芳╱台北報導】
國內一年新增八至九萬名癌症患者,罹癌的沈重打擊讓患者充滿不安、害怕,甚至躲避治療。研究發現,癌症患者的自殺死亡率是一般人的七倍。醫師建議,「癌後人生」要顧及心理健康,才能讓抗癌之路更好走。
台北榮總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邱宗傑說,癌症患者剛診斷時有如「五雷轟頂」,吃不下睡不著,甚至四處逛醫院,希望下一個醫師診斷自己不是癌症;他更觀察發現有些人不是被癌細胞擊倒,而是心情無法調適,被壞消息給打垮。
台灣心理腫瘤醫學會理事長、馬偕醫院安寧中心主任方俊凱說,旁人常會說「積極抗癌」,但患者內心充滿不安,卻很少會向精神科求助。
例如一位林先生五年前發現罹患胰臟癌第三期,一開始心中煎熬,還要瞞著枕邊人,完全不敢告訴太太噩耗。
國內研究曾發現,癌症患者的自殺死亡率每10萬人約90人,是一般人的七倍之多。但在國外,癌症患者自殺死亡率只有一般人兩倍左右,台灣的癌症患者自殺死亡率明顯偏高。
方俊凱表示,經過近年努力,馬偕醫院研究發現,經過心理諮商後,癌症患者情緒焦慮不安從50%下降到20%左右。他建議,癌症患者不要害怕參加病友會,有情緒困擾可向癌症資源中心求助,由社工師、心理師協助病友面對人生重大衝擊。
自殺,不能解決難題;求助,才是最好的路。求救請打1995 ( 要救救我 )
【2014/11/21 聯合晚報】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