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手工板模工使用美工刀時,不慎割傷手指關節處,他馬上清洗傷口並止血,但指關節處包紮不易,又怕傷口碰水會潰爛,此時從日本紅到台灣的液體OK繃就派上用場,輕塗幾層,乾燥後就能保護傷口。
衛福部食品藥物管理署今天開記者會,說明液體OK繃使用事宜。食藥署醫粧組科長吳正寧表示,液體OK繃俗稱醫用三秒膠,可在傷口上快速乾燥形成保護膜,特別在手腳指、指關節等不容易包紮部位,效果更佳,目前國內液體OK繃產品以進口為多。
液體OK繃通常有股刺鼻臭味,吳正寧說明,液體OK繃成分為成膜劑「硝酸纖維素」,此屬揮發性有機溶劑,成分與指甲油類似,也是臭味的來源,但正常使用對人體無害,乾燥後會形成薄膜保護傷口;另也添加殺菌與樟腦成分,會產生抗菌作用。
台灣皮膚科醫學會副秘書長、長庚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黃毓惠提醒,並非所有傷口都適用液體OK繃,輕微刮傷、裂傷或刀傷可用,但較深或範圍較大的傷口、褥瘡或燙傷,因有感染風險,就不適用。
吳正寧也提醒,大面積傷口、化膿或眼鼻黏膜部位不可使用液體OK繃;另液體OK繃含有樟腦成分,蠶豆症患者也不宜使用。
液體OK繃依照功能分為三級,吳正寧表示,若民眾網購,僅能購買第一等級的液態OK繃,只能保護傷口,不能宣稱有促進傷口癒合等療效,若違反規定者,可依違反「醫療器材管理法」處新台幣3萬到100萬元罰鍰。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