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就加安眠藥用量?精神科醫師:反而該減藥
作者/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精神科主任 鐘國軒 整輯/黃慧玫
蕭小姐 (化名)長期面臨情感的困擾,情緒始終混亂不堪,經就診評估後,發現她其實罹患了雙極症。而她情緒變化的特徵,除了雙極症常見的鬱與躁分別持續一段時期外,還有明顯的「混合特質」,就是某時段可能同時出現鬱與躁的現象。經過藥物的調整治療,情緒有緩和些,但卻出現了讓她十分困擾的現象。
通常聽到病人這樣要求,臨床上必須評估一些必要的面向。如一整天的睡醒週期為何?日間夜間的活動狀況為何?睡前是否有特殊身心狀況?睡眠的環境如何?是否有其他影響中樞神經的藥物毒物?或其他共發的生理疾病等等,而非貿然增加安眠藥物。
蕭小姐回答我:「吃完睡前的藥後一小時左右,兩隻腿就開始不舒服,有些痛,還有靜不下來的感覺,好痛苦。」
臨床上這種特殊的現象,稱做「不寧腿症候群」。
患者會在睡覺時強烈感受到想要動腿的慾望,不動不舒服,坐立難安,常常會合併腿部感覺異常;會於休息時引發或加劇症狀;而透過活動一下患肢,就可以減緩症狀;在傍晚或夜晚會症狀加劇,白天或接近天亮的時候,則較少受到困擾。大多數研究顯示,女性比男性較常發生,而學齡前兒童、青少年僅管也可能發生,但根據統計在老人比年輕人常見。此病症可以是天生體質性的,也可能是別的因素引發的,如:末期腎病、懷孕、體內鐵不足、或某些藥物誘發等等。
治療上,最重要的是處理引起的根本原因,也可以同時使用某些特殊的用藥。此外,一些非藥物的臨床建議也可以減緩症狀,如:規律及健康的睡眠習慣(戒除咖啡因、酒精、尼古丁)、嘗試熱水或冷水澡、轉移注意力等等。
經過完整的評估,臨床判斷應為某個治療雙極症的用藥是最可能的原因,經由整體藥物的調整後,蕭小姐那種不舒服的感覺就在幾日後完全消失了。
增加安眠藥劑量,是最簡單治療失眠的做法,卻可能不是最適當的選擇;而治療疾病的藥物也可能在某些時刻,引起相關的睡眠問題,造成病人的困擾。唯有完整謹慎地評估處置,方能讓治療達到最佳的結果。
延伸閱讀
同類文章
維生素K注射引發過敏休克 食藥署今公布修改適應症
備藥注意存放 防孩童誤食
輝瑞心臟病用藥恩久平出現不純物恐致癌 食藥署急回收
外耳炎用藥「舒耳爽」遭下架恐斷貨 醫師:取代藥品多
使用過量止痛退燒藥當心急性肝衰竭!教你正確使用使用過量,呵護你的小心「肝」
長疥瘡皮膚奇癢難耐,夜間更嚴重!藥師教疥瘡藥膏怎麼擦最能緩解
中醫師全聯會理事長柯富揚:使用中藥先經中醫師評估
四款抗乳、腸癌藥及抗黴藥危及生命 國內禁用這族群
來源不明中藥別碰 消基會檢測含西藥比率逾兩成是偽藥
胰島素筆針放包包裡四天了還能用嗎?開封後要冷藏嗎?藥師解說胰島素保存3原則
止痛藥要選消炎or不消炎? 醫揭「個別作用」:吃錯沒效還傷肝腎
成人退燒藥減半 孩子服用仍中毒
日本製比較好、有消炎才有效?頭痛吃錯止痛藥差點洗腎!止痛藥3大類型這樣挑
「再生醫療製劑」應以民眾之安全及福祉為先
用量第二神經炎藥愛樂康糖衣錠重量不一 食藥署回收
感冒藥過期還能吃嗎?沒有按時服用該怎麼辦?藥師替你解開用藥的困擾
常用安胎藥恐致肺水腫 食藥署要求限縮對象、加註警語
藥品安定性沒過!食藥署回收120萬粒膽炎藥
降血脂藥主成分不足 食藥署要求回收29萬顆
溫士頓鹽酸四環素眼藥膏又回收一批 食藥署要求停產
抗憂鬱藥物恐增產後出血風險 食藥署評估風險管控
快看你手邊蚊蟲藥!「允消寧膚蚊蟲止癢液」不純物超標 食藥署回收
3藥品出包!關節炎用藥不純物高 食藥署回收85萬顆
健康存摺App 用藥狀況一目了然
健保藥品擴大給付 病友意見將納決策參考
停用抗凝血劑 小中風變大中風
藥放冰箱保存比較好?醫師揭保存2重點:別亂冰!
年節用藥不能疏忽! 按時服用外更須避免交互作用
虎製中藥材?別被唬了
藥物不可與酒精並服 藥師:必須間隔數小時
猜你喜歡
現代新孝道/「送你去有專人照顧的地方好不好?」認清能耐 女兒放手媽媽點頭
65歲陳美鳳羞暴「每天都DIY」 超兇肉體養成術大公開!
名醫與疾病的對話/接連抗癌 光肝癌就開刀20次!靠3件事挺過5癌症
疫情輕症流感化 與病毒共存需把握「三大要點」
職場上聽過最噁心的話 網齊呼:能者多勞、共體時艱
老顧老/雙雙失能 阿公的愛阿嬤的傷
笑看疫情下的人生/備酒精、漂白水 居隔先環境消毒
高醫大研究 金銀花、黃耆有助抗新冠
誰來顧老…解開枷鎖 找對的照顧方式
從「眉毛」看健康!專家解析「毛相」:出現6種眉型就得去就醫,小心內分泌已失調
「白袍VS.白衣」醫師與護理師同穿一身白,相互扶持成為守護病人的好夥伴
翻轉腳本/照顧腦麻女50年不曾出遊 無人伸援的他們累了
照顧者/雙殺悲歌 55歲的孝子為何走絕路
笑看疫情下的人生/淡然看疫情 防護做好做滿
笑看疫情下的人生/要避免染疫,也要做好染疫準備!退燒藥、血氧機 有備無患
笑看疫情下的人生/兒確診爸媽居隔 朋友送餐送快篩
笑看疫情下的人生/太太確診居隔 我臨時學做菜
制度漏接…照顧不了 解脫病夫誰之過
科學實證「午睡」有3個好處:提升記憶力、還能降低這種疾病的罹患風險
頭部陣陣抽痛,右耳聽不清楚… 竟是中耳炎引起! 醫師詳解4原因
健保部分負擔「新制」原訂5月15日上路 衛福部正式發函註銷
早餐吃對了嗎?/水果、雞蛋、麵包及豆漿 例行早餐
脫線離世!享耆壽90歲「佛祖召喚我了」 誤信友人偏方喝草藥 4年前開始洗腎
李伯璋:部分負擔及早上路 有助分級醫療
止痛藥不含阿斯匹靈不傷胃是真的嗎?醫師提醒飯後忘了吃用這1招
專家籲65歲以上每年做防跌篩檢 3問題中1項即跌倒高風險族群
笑看疫情下的人生/兒女玩黏土彈琴 一家人居隔自娛
笑看疫情下的人生/居家練廚藝 傳照片報平安
10年近百件 「照顧殺人」如何止息
擬洗腎前認識換腎 晚期肺癌實證給藥
防疫新思維該怎麼做?專家傳授7方法建構抗病毒的環境,跟著節氣吃4種抗疫食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