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晚報╱記者陳麗婷╱台北報導】
兩成中藥含西藥
食藥署今天公布99到102年中藥檢驗結果,有21%共1097件檢出西藥成分,其中518件來自大陸的中藥,西藥檢出率高達82.6%。檢出西藥成分以壯陽藥最多、占28.8%,其次為止痛劑等。
食藥署表示,曾接獲衛生局通報,有民眾咳嗽未就醫,自行找國術館買中藥,結果卻出現臉和腳浮腫的後遺症,藥品送驗發現竟含類固醇、鎮咳劑、解熱鎮痛劑、中樞神經興奮劑等九種西藥,引發臉及腳部浮腫的是類固醇。食藥署呼籲民眾勿亂買來路不明、未經過中醫師調劑的中藥。
食藥署研究檢驗組組長陳惠芳表示,四年來各縣市衛生局、司法、檢調單位送檢的中藥調製劑共有5125件,檢出西藥成分的中藥,有高達近2%來自國術館、青草店、非專業人員或來路不明。檢驗也發現,有34.5%中藥內含超過一種西藥成分,甚至有中藥檢出10種西藥成分,包括止痛劑、抗過敏等藥物。
【2014/07/09 聯合晚報】
💪更多健康推薦
‧年輕夫妻買900萬房月付2.5萬貸款 七年後含淚脫手:還是租屋幸福
‧她把家裡「衣物收納箱全丟光」獲4大好處:有益健康又省錢
‧茶葉可去除水中有毒重金屬 研究揭這樣泡茶達到的效果最好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