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摘自天下雜誌《你吃的藥為何無效?》,作者深井良祐】
+何謂半衰期?
只要能夠了解「服用藥物之後,從什麼時候開始出現效果」、「藥物的效果能夠持續多久」,就很容易可以預期藥物的效果或副作用。此時重要的是藥物的「半衰期」這個關鍵字。
所謂的「半衰期」是指「藥物的濃度剩下一半的時間」。舉例來說,半衰期兩個小時的藥物是指兩個小時之後,體內的藥物減至一半。這個半衰期對所有的藥物而言,都是很重要的測量指標。
讓我們更具體地來思考看看吧。「半衰期兩小時的藥物」以血液中的藥物濃度最高的時間為基準來思考,一旦經過兩小時(半衰期)之後,藥物的濃度就會變成五○%。再經過兩小時(合計兩個半衰期),藥物濃度就成了五○%的一半,也就是二五%。如果再經過兩個小時(合計三個半衰期),就只剩二五%的一半,也就是一二.五%。若是再經過兩小時(合計四個半衰期),藥物量就只剩六.二五%了。
半衰期因藥物不同而決定,半衰期的數值各不相同。總而言之,只要經過半衰期的四倍時間,殘存在體內的藥物量就會減至六.二五%。不只是「半衰期兩小時的藥物」,這是所有藥物共通的法則。就算是半衰期不一樣的其他藥物,只要經過四個半衰期,藥物量就會只剩六.二五%。
當體內的藥物量剩下這麼一點時,「就幾乎沒有藥效了」。也就是說,從藥物濃度最高的時候來想,藥物要從體內整個消失需要「花費半衰期的四倍時間」。
+何謂恒定狀態?
可是,這個例子說的只是服用一次藥物時的狀況。通常多是「一天三次」等連續服用多次的情形,所以,事實上我們需要分成兩種模式來思考。第一種模式是「每次服用藥物以提升體內的藥物濃度時」。
當藥物從體內排出之前再度服用時,血液中的藥物濃度就會提高。此時,隨著時間的經過,體內的藥物濃度就會上升。但是,藥物的濃度並不會永遠上升。在某一個時間點,藥物的投與量和藥物的排出速度會變得一樣。
也就是說,因為「進入體內的藥量」和「從身體內部排出的藥量」相等,以至於血液中的藥物濃度呈現一定的數值。這個狀態以專業用語來說就稱為「恒定狀態」。
讓我們以河川的水流為譬喻。河川的水量幾乎是一定的。這是因為水的釋放量受到水壩等嚴格限制使然。可是,一旦下大雨,由於水壩的洩洪,河川的水量就會一點一點增加,水勢也會變大。此時,河川裡的水量就會永遠地增加嗎?不是的。當河川的水量因為水壩的洩洪而增加時,大量的水就會流向大海。河川的水勢雖然一樣澎湃,但是隨著水壩的洩洪,某個時候,水勢就會控制在一定的範圍。就算水量暫時變多,「因為水壩的洩洪而進入河川的水量」和「從河川流入大海的水量」總會在某個時候變得均等。
藥物也一樣。增加再多的投與量,「進入體內的量」和「排出體外的量」在某個時候就會變得一樣。這就是恒定狀態。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