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生素不是仙丹!這5種常見病治不好還加重病情
「抗生素」被很多人當作治百病的仙丹,但是不是什麼病都適合吃抗生素,有些病甚至會因吃抗生素而加重病情,生命時報整理五種吃抗生素反而會愈幫愈忙的疾病。
1.普通感冒
一般感冒即使不積極治療,大部分人能在約一星期後好轉或痊癒,感冒是由病毒引起,而抗生素主要是對付細菌,所以抗生素無法治療因病毒引起的感冒,只有確定結合細菌感染的感冒,在經醫師指示下才能使用抗生素。
2.慢性咽炎
慢性咽炎不建議使用抗生素,濫用恐會造成菌群失調,導致二次感染。
3.慢性前列腺炎
只有約5%的慢性前列腺炎患者有明確細菌感染,口服抗生素隨血液循環到達前列腺的濃度有限,難以發揮作用;而慢性非細菌性前列腺炎,因沒細菌感染,一般不採用抗生素治療。
4.非感染性腹瀉
飲食不潔、不良刺激、過敏等導致的腹瀉和病毒性腹瀉沒有細菌感染,因此不建議使用抗生素,若用了不但沒效,還會導致腸道菌群失調,使腹瀉加劇。
5.胃炎
食用粗糙食物、喝酒和吃藥造成的胃炎,沒有細菌感染也不建議使用抗生素;如果有炎症,應該去醫院檢查確認是否存在細菌感染,由醫生判定是否採用抗生素。
使用抗生素的四個迷思
1.抗生素求新求貴
選擇抗生素要因人、病而異,沒必要迷信最新或高價的抗生素。
2.不按療程、中途換藥
使用抗生素需要一定的療程,針對不同細菌感染的療程也不同,時間太長太短、更換太頻繁都會影響效果,甚至讓病菌出現抗藥性。
3.聯合用藥效果好
患者自行同時服用多種抗生素,不一定能增加療效,反而可能增加副作用,甚至讓細菌產生抗藥性。
4.口服不如注射
對一般的感染患者,如果沒出現嚴重噁心嘔吐症狀、且用口服藥吸收效果好,口服藥也能達到好的療效。只有因高燒產生噁心嘔吐而無法口服的患者,才要採取注射給藥。
延伸閱讀
同類文章
止痛藥不含阿斯匹靈不傷胃是真的嗎?醫師提醒飯後忘了吃用這1招
維生素K注射引發過敏休克 食藥署今公布修改適應症
備藥注意存放 防孩童誤食
輝瑞心臟病用藥恩久平出現不純物恐致癌 食藥署急回收
外耳炎用藥「舒耳爽」遭下架恐斷貨 醫師:取代藥品多
使用過量止痛退燒藥當心急性肝衰竭!教你正確使用使用過量,呵護你的小心「肝」
長疥瘡皮膚奇癢難耐,夜間更嚴重!藥師教疥瘡藥膏怎麼擦最能緩解
中醫師全聯會理事長柯富揚:使用中藥先經中醫師評估
四款抗乳、腸癌藥及抗黴藥危及生命 國內禁用這族群
來源不明中藥別碰 消基會檢測含西藥比率逾兩成是偽藥
胰島素筆針放包包裡四天了還能用嗎?開封後要冷藏嗎?藥師解說胰島素保存3原則
止痛藥要選消炎or不消炎? 醫揭「個別作用」:吃錯沒效還傷肝腎
成人退燒藥減半 孩子服用仍中毒
日本製比較好、有消炎才有效?頭痛吃錯止痛藥差點洗腎!止痛藥3大類型這樣挑
「再生醫療製劑」應以民眾之安全及福祉為先
用量第二神經炎藥愛樂康糖衣錠重量不一 食藥署回收
感冒藥過期還能吃嗎?沒有按時服用該怎麼辦?藥師替你解開用藥的困擾
常用安胎藥恐致肺水腫 食藥署要求限縮對象、加註警語
藥品安定性沒過!食藥署回收120萬粒膽炎藥
降血脂藥主成分不足 食藥署要求回收29萬顆
溫士頓鹽酸四環素眼藥膏又回收一批 食藥署要求停產
抗憂鬱藥物恐增產後出血風險 食藥署評估風險管控
快看你手邊蚊蟲藥!「允消寧膚蚊蟲止癢液」不純物超標 食藥署回收
3藥品出包!關節炎用藥不純物高 食藥署回收85萬顆
健康存摺App 用藥狀況一目了然
健保藥品擴大給付 病友意見將納決策參考
停用抗凝血劑 小中風變大中風
藥放冰箱保存比較好?醫師揭保存2重點:別亂冰!
年節用藥不能疏忽! 按時服用外更須避免交互作用
虎製中藥材?別被唬了
猜你喜歡
現代新孝道/「送你去有專人照顧的地方好不好?」認清能耐 女兒放手媽媽點頭
獨/張宇驚爆太太蕭十一郎「呼吸困難」緊急送醫!
張宇老婆蕭十一郎「鬼門關前走了一遭」!藥物過敏6大前兆,健保卡務必註記
因應猴痘搶天花疫苗?中央無搶購計畫 45歲以上可能都打過
名醫與疾病的對話/接連抗癌 光肝癌就開刀20次!靠3件事挺過5癌症
陳文茜吐露活太累一度想解脫 嘆:不疼痛的日子都是恩典
拒絕搭上Covid-19列車 醫建議此種常備藥
骨頭痛像「被卡車撞到」是疫苗後遺症?別把疼痛合理化,當心副作用是乳癌復發!
韓國知名品牌泡麵農藥超標 1400公斤邊境攔截
誰來顧老…解開枷鎖 找對的照顧方式
老顧老/雙雙失能 阿公的愛阿嬤的傷
笑看疫情下的人生/要避免染疫,也要做好染疫準備!退燒藥、血氧機 有備無患
運動醫學鐵三角缺一不可:運動防護員、物理治療師及醫師應各司其職
翻轉腳本/照顧腦麻女50年不曾出遊 無人伸援的他們累了
從「眉毛」看健康!專家解析「毛相」:出現6種眉型就得去就醫,小心內分泌已失調
笑看疫情下的人生/從清零到共存 心情洗三溫暖
10年近百件 「照顧殺人」如何止息
「白袍VS.白衣」醫師與護理師同穿一身白,相互扶持成為守護病人的好夥伴
笑看疫情下的人生/防疫已成日常 兒隔離不擔心
護病比改1:7 兒童病房加津貼
笑看疫情下的人生/防疫生活自肅 閱讀配散步
照顧者/雙殺悲歌 55歲的孝子為何走絕路
笑看疫情下的人生/蛋糕配咖啡 聽音樂紓壓
脫線離世!享耆壽90歲「佛祖召喚我了」 誤信友人偏方喝草藥 4年前開始洗腎
制度漏接…照顧不了 解脫病夫誰之過
科學實證「午睡」有3個好處:提升記憶力、還能降低這種疾病的罹患風險
高醫大研究 金銀花、黃耆有助抗新冠
笑看疫情下的人生/太太確診居隔 我臨時學做菜
止痛藥不含阿斯匹靈不傷胃是真的嗎?醫師提醒飯後忘了吃用這1招
醫病平台/ 醫生的態度決定病人的心安不安
防疫新思維該怎麼做?專家傳授7方法建構抗病毒的環境,跟著節氣吃4種抗疫食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