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宣稱有助血壓控制的低鈉鹽頗受青睞,又被稱為「健康鹽 」,但因內含「天然放射性物質鉀─40」,食藥署七月預告明年起相關產品外包裝應註明醒語,但草案公告後專家群起反對。
專家們強調,天然放射性物質鉀普遍存在於土壤、食物及人體,許多食品都含鉀,包括大家常吃的香蕉,還有運動飲料、肉品等,一旦要求食鹽標示,反造成恐慌且有針對性不公平。
對此,食藥署食品組科長李婉媜表示,當初預告草案是認為必須對消費者揭露資訊,預告期雖已在九月十六日期滿,但是否推行或修改,食藥署還要徵詢各方意見,目前還沒定案。
低鈉鹽含鉀,主要為因應高血壓患者需求,以氯化鉀取代原本氯化鈉,但也因此含天然放射性物質鉀─40,環保團體與立法委員曾公開指台鹽出品的三款健康鹽含超量鉀─40。
當時食藥署強調,市售減鈉鹽的鉀─40含量均在原能會安全標準值內,且鉀─40是天然放射性物質,國際間也並未訂定相關限量標準。
但食藥署今年七月還是預告草案,強制食鹽要標示鉀─40。草案預告後,在國發會公共政策網路平台上引發反彈,許多民眾留言希望撤回,專家也強調天然放射性物質鉀普遍存在於土壤、食物及人體,許多食品都含鉀,包括大家常吃的香蕉。
主張應標示的綠色消費者基金會秘書長方儉表示,鉀─40雖是天然輻射物質,但經人工濃縮已非天然食品,國外將減鈉鹽稱為「代鹽」,國內市售減鈉鹽卻加上「健康」二字,誤導民眾且價格高出傳統精緻鹽許多。
台大食品科學研究所教授呂廷璋表示:「這個議題是溝通問題,不是食品安全問題」。
他表示,國人一般飲食鈉的攝取過高,鉀卻不足,營養學界與衛福部國健署長期推動添加鉀之低鈉鹽的計畫,若因為該放射性是自然現象卻要強硬標示,將使多年努力功虧一簣。
營養師林世航認為,食鹽標示鉀─40只是為了應付立委和民間團體的壓力。只要吃任何天然食物攝取鉀,就一定會攝取到放射性鉀─40,且人體多餘的鉀離子可經由尿液排出。
李婉媜表示,當初預告草案是認為必須對消費者揭露資訊,但食鹽標示鉀─40的確可能擴及其他產品,食藥署目前持續蒐集各界意見中,草案是否推行或修改,尚未定案,且沒有時間表。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