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晚報/黃玉芳、彭宣雅、曾宛琳】
1.油燒七分熱就好,不要熱到冒煙才烹調食物。
2.油炸食物可改用棕櫚油、椰子油或豬油,品質比較穩定。
3.避免使用氫化過的植物油,會產生反式脂肪酸。
4.油炸過的回鍋油不要重複使用,如拿來炒菜。
5.油品應放置在陰涼處,避光、避高溫。
6.炒菜可改用水油炒。
7.各種廠牌輪流使用以分散風險。
8.依照烹調方式準備不同種油品。
9.有油耗味就不要使用。
10.儘量不選擇精製油。
吃到黑心油品無需恐慌,可多吃深綠色蔬菜及高纖維素食物。
(資料來源:董氏基金會、食藥署、台灣國際年輕廚師協會理事長黃景龍、橄欖油廠商、台灣全民健康促進協會理事營養師陳怡靜、林杰樑醫師臉書、中原大學生物科技系教授蔡敬民)
※延伸閱讀》
💪更多健康推薦
‧78歲男擁1400萬和三子女 因「老人常見心態」只能吃打折便當孤獨度日
‧65歲未婚男灑千萬退休金享樂 忘了投資「最重要資產」人生一夕變黑白
‧特賣出清蔬果不新鮮?料理家曝「剛好相反」:恢復原價反而要當心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