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藥署首度公布「生鮮蛋品洗選作業指引」,提供蛋商業者參考,建議業者應按指引所列的作業標準,洗除蛋殼表層的細菌、附著物及保護層,若處理不當,恐再遭微生物汙染。一旦發現業者違反食品良好衛生規範準則 (GHP),可依食安法處6萬到2億元。
食藥署食品組科長楊雅珺表示,洗選蛋是指經洗淨、風乾、檢查、包裝後貯運的蛋品,有助降低沙門氏菌汙染。若民眾不小心吃到沙門氏菌,可能發生腸炎,症狀包括惡心、嘔吐、下痢、發燒、腹部絞痛等,日前才有1名女童因吃蛋吞下沙門氏菌,引發嚴重腹膜炎,差點送命。
楊雅珺說,雖然過去蛋商業者有自己的SOP處理洗選蛋,但有些較小型的蛋商只知道食安法相關規定,實質上不懂怎麼做,該署決定訂定「生鮮蛋品洗選作業指引」,供業者遵循。該指引是基礎版,屬參考性質,非強制規定,若業者本身有更良好的SOP,就沒有必要跟著指引作業。
不過,若蛋商業者因環境不衛生、操作流程出狀況,依食安法規定,限期未改善,可依法處最重2億元。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https://udn.com/upf/2022_health/sns/fb_800x100_chronic.png)
![](https://udn.com/upf/2022_health/sns/fb_300x135_chronic.png)